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全冊導學案及答案1
新疆危機的嚴峻形勢,加上東南沿海地區的緊張局面,特別是日本侵略中國臺灣事件的影響,使清朝統治集團內部在東南“海防”和西北“塞防”的問題上,展開了一場大爭論。直隸總督李鴻章強調海防的重要性,以“海防、西征,力難兼顧”為由,主張“移西餉以助海防”,即不惜放棄新疆而全力經營由他控制的海軍建設。湖南巡撫王文韶認為沙俄是中國最大的威脅,主張全力加強西北塞防。左宗棠則力排眾議,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廢。他指出,新疆乃中國西北門戶,“若此時而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賊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等處恐亦未能晏然”,把收復新疆提到保衛國家安全的高度。清政府接受了左宗棠的建議,并于1875年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以武力收復新疆。
從本質上看,“塞防”“海防”之爭是關系到要不要收復新疆、要不要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問題。以左宗棠為代表的“塞防海防并重論”,是符合中國人民長遠利益的。
【思維拓展】
學會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點。就左宗棠來看,他既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同時也率軍收復了新疆。對于這個問題,應該怎么看?你能否對左宗棠作出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課程導入】
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上,積貧積弱的中國曾不斷遭受到外來侵略。你知道1894~1895年中國遭受到哪一個國家的侵略?發生了什么戰爭?你能說出戰爭爆發的原因、主要戰役及結果嗎?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你知道這副沉重的挽聯是為了哀悼誰而寫的?他是在什么戰役中犧牲的?你能說說關于他的英雄事跡嗎?
黃海大戰
1895年,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
“中國臺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你知道它為什么“今已歸日本”嗎?是什么條約使之歸日本的?你知道該條約的主要內容嗎?它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頤和園又搭天棚”干什么?兩件事聯系在一起,說明了什么問題?
中國臺灣被割占,激起了中國臺灣人民的強烈反抗。你能談談中國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英雄事跡嗎?
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發生的一場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戰爭。這次戰爭的結果,不僅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而且也使列強在中國的力量對比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是什么呢?
帶著這許許多多的問題,讓我們進入本課的學習吧。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全班同學每6人為一小組,合作制作甲午中日戰爭示意圖的課件,標出重要戰役和重大事件的地點及日軍進犯的路線圖,進行小組課件展示評比。
2.1895年,有人題聯于京師城門:“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此聯反映了哪些史實?說明了什么?
3.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你認為是維護中國的主權嗎?它們干涉還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在黃海戰役中,率領致遠艦迎戰敵艦而壯烈犧牲的愛國將領是( )
a.鄧世昌 b.劉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
2.北洋艦隊的基地是( )
a.旅順 b.大連 c.威海衛 d.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