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教學重點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教學難點 對于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上一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新文化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就在新文化運動發展的過程中,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這個目標上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還屬于民主主義革命。但是領導革命的階級從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變成了無產階級;參加者也從少數“精英分子”擴大為人民大眾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階段從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開始,到1935年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其間還經歷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爭、國共對峙等重大歷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單元第10課的內容,它可以告訴大家青年節(學生節)的由來、“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等重要歷史知識。(布置學生閱讀45--49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五四愛國運動
1、“導言”和45頁小字部分的內容與五四愛國運動有什么聯系?(它們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2、根據46頁“動腦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國家主權為什么仍然遭侵犯?(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弱;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實行封建統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3、五四愛國運動中的青年學生提出了哪些主張?(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對于“21條”,要指出它是袁世凱復辟帝制過程中,與日本帝國主義簽定的賣國條約]
4、46頁插圖《還我青島》反映學生什么樣的心態和要求?(愿為收回國家領土,不怕犧牲、斗爭到底)
5、46頁插圖《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到學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頂端題字中的“中華民國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從這幅圖片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它證明了北洋軍閥政府曾經鎮壓學生運動;但是,北洋軍閥政府迫于人民的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的學生,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被捕學生返校受到熱烈歡迎,說明五四愛國運動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和擁護;被捕學生敢于斗爭的愛國行為值得炎黃子孫為之自豪和驕傲。)
6、46頁資料·‘五四’傳單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么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這些又被稱作“五四精神”。)
7、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意義?(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識
參加者 內容 性質 意義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通過黨綱,選舉產生領導機構
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
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