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描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探討東北迅速淪亡的原因,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歷史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介紹九一八事變,使學生認識到九一八事變使中國陷入嚴重危機,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激發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的意識。
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2、難點:西安事變如何解決。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啟發引導
教學準備 《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變》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課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聽后想想:這首歌反映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愴的《松花江上》,當年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傳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懣。九一八事變這一國恥,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沒齒難忘。)下面我們來學習第14課“難忘九一八”。
二、教師出示“學習目標”。
三、學生預習。
(出示預習要求:預習時,請認真捕捉有效地歷史信息: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意義、原因(背景)等。)
四、學生根據預習情況自主完成“導學案”的“獨立試航”。——然后請一個同學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我找到了哪些歷史知識點、提出了哪些歷史問題)。
2、思考:動腦筋(第70頁:日本侵略軍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先制造柳條湖事件呢?)、活動與探究(第73頁)
六、班內小組交流
1、小組搶答:日本侵略軍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要先制造柳條湖事件?(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出示“九一八事變”地圖,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師:“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對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態度?(不抵抗)。我們可以從他發給張學良的密電可以看出:(出示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并分析)
2、蔣介石為什么要實行“不抵抗政策”?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分析:當時國共兩黨正在內戰,蔣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張。)危害:只有四個多月,東三省全部淪于敵手。
師:東北淪陷后,在日寇的鐵蹄下,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同時日本在東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組照片。(出示日軍殺害中國東北人民的照片)。
師:面對日本的侵略屠殺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人民和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做的呢?(學生根據p70-71頁的內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