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全冊1
第1課 鴉片戰爭
一、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掌 握 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探索分析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運用史料 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資料、自由閱讀卡,從中獲取與本課相關的史識
邏輯思維 訓練學生從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時空坐標中,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網絡,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情 感、
態 度
價 值 觀 思想意識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惟利是圖的本質
愛國情感 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爭“落后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責任感
二、學習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中國從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
教學難點 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插圖、史料、自由閱讀卡,學會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
2.結合時代背景、學習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學會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3.從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發展過程中,指導訓練學生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鏈,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4.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給中國社會的影響,培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
四、知識鏈接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一字少穆,晚號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XX年考取進士,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江寧布政使、兩江總督、湖廣總督等職。1831年任河東河道總督時曾修治黃河。1832年任江蘇巡撫,疏陳連年錢漕之累、小民之苦,堅請緩征,并修白茆、瀏河等水利。1838年,林則徐在湖廣總督任上,頒布了六條禁煙章程,實行禁煙,取得一定效果。他從煙毒泛濫中預見到“貧民”、“弱種”的深遠后患和“兵弱銀涸”的政治危機,上書道光皇帝,痛陳鴉片之害,主張嚴禁鴉片。12月,道光帝召林則徐到北京,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到廣州查禁鴉片。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采取措施,堅決懲辦鴉片販子,迫使外國鴉片商交出鴉片20 200余箱,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1840年1月,林則徐任兩廣總督。6月,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由于林則徐備戰認真,防守嚴密,英軍在廣東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軍的侵略,歸罪于林則徐。10月,林則徐被革職。1841年,林則徐被派赴浙江籌劃海防。不久被發配新疆,在新疆墾辟屯田。1845年,署理陜甘總督。1846年,任陜西巡撫。1847年任云貴總督,奏請準許招商集股,開發礦產。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清政府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廣西巡撫,前往廣西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他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廣東潮州,終年66歲。著作輯為《林文忠公政書》《信及錄》等。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中,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