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全冊1
五、問題探究
1. 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2. 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表現在哪些方面?
3. “有人認為鴉片戰爭是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導致的,如果沒有林則徐
的禁煙運動,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為什么?
4. 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
帶來什么危害?
項目 主要內容 影響
割地
中國社會開始性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賠款
通商
關稅
5. 中國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六、目標檢測
1、標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鴉片戰爭 c、太平天國運動 d、第二次鴉片戰爭
2、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中國近代歷
史時期,這期間我國的社會性質是( )
a、封建社會 b、殖民地社會 c、半殖民地社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b、禁煙運動影響了英國在華利益
c、英國出于為中國經濟發展考慮 d、英國資產階級對外侵略的需要
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
材料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
之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貨”指什么?“人”指誰?
(2)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指誰?“此事”指何事?
(3)材料二表現了“本大臣”的什么態度?對“本大臣”應如何評價?
七、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其他質疑的問題,請寫在下面。
八、作業布置
1.記憶和理解第1課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2.預習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將導學案內容補充完整。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一、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農民起義軍的反抗斗爭等史實
識 記 圓明園被燒毀,主權進一步喪失,領土被大量割占的恥辱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
探索分析 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聽、看、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理解列強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將清政府作為自己斗爭首要目標的原因
識圖填圖 新學案91頁第三題:沙俄割占我國領土及其條約名稱
情感、態度
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民族的強弱同國家的先進或落后是息息相關的,要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強大而發憤學習,努力奮斗
思想意識 要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以及列強侵華的罪行
教學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