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期末復習教案
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我國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打破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
1970年我國用“長征一號”火箭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第五個國家。
XX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袁隆平——秈型雜交水稻——“雜交水稻之父”。
醫療:針刺麻醉、斷肢再植、大面積燒傷治療、切除大腫瘤等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863”計劃: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學家上書中央,提出跟蹤世界先進水平,加快發展高科技的建議。鄧小平做了“此時宜速做決斷,不可拖延”的批示。 內容:生物工程、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海洋技術、新材料等。
信息技術:為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了教育現代化。
第18課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親自抓教育。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1983年鄧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教育指明了方向。
1999年,黨和國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重點是: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
“希望工程”—1989年10月青少年基金會倡議實施“希望工程”。1990年5月在安徽金寨縣南溪鎮第一所希望小學落成。
高等教育改革——擴大教育規模、擴大招生。
1985年起,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人——劉長春(第十屆)
新中國的體育方針政策:“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第二xx屆世錦賽。
中國女排“五連冠軍”的奇跡。
1984年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32塊獎牌,許海峰——第一塊奧運會金牌—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XX年第二十八屆奧運會奪得32枚金牌,名列第二。
第九至第十四屆亞運會奪得金牌和獎牌總數的“六連冠”,成為亞洲第一體育強國。
XX年,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XX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主辦權。
第19課
1953年周恩來向文藝工作者提出任務:發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藝術,使文藝事業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務服務的任務。
1956年,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優秀長篇小說:《保衛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巖》
優秀戲曲:《劉巧兒》。
優秀影片:《甲午風云》《林則徐》《小兵張嘎》《五朵金花》
優秀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文化大革命中搞文化專制主義,八個樣板戲壟斷戲劇舞臺,文藝園地百花凋零。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藝工作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代表作:小說——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李凖的《黃河東流去》,張平的《抉擇》
影片——《紅高粱》《焦裕祿》《開國大典》《生死抉擇》
電視劇——《長征》《英雄無悔》《激情燃燒的歲月》及四大名著。
歌曲——《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十五的月亮》《愛的奉獻》《走進新時代》。 舞劇——《絲路花雨》。
第20課
中國創造了消滅貧困的世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