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八年級上冊《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生:1937年7月7日 北平西南的盧溝橋
師:那么,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這個問題對同學們來說可能有一點難度,請同學們閱讀課文p.91小字部分的內容找出答案。
生:(閱讀課文,討論問題)
課件展示“盧溝橋事變形勢示意圖”
師:七七事變前北平周圍的形勢怎樣?
生:日軍勢力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形勢十分危急。
師:盧溝橋的地理位置怎樣?
生: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成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惟一通道,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
師:你能講一講盧溝橋事變的大概經過嗎?
讓學生上臺講述盧溝橋事變的大概經過,展示自己口才。
師:同學們課前都有預習,并查閱了有關資料,有幾位同學主動要為同學們表演當時的一個歷史情景。
由幾位男生上臺表演盧溝橋事變時的一個歷史情景。
師:你們從剛才錄像資料和臺上同學的表演中看出日軍和中國守軍各自的態度如何?
生:日軍是多么的驕橫跋扈,蠻不講理;中國守軍大義凜然,義正辭嚴,臨危不懼,誓死捍衛國家主權。
師:面對日軍的侵略,駐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軍英勇抗戰,(課件展示“中國守軍在盧溝橋上奮起抵抗”、“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出城抗擊日軍侵略行動”圖),其中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都英勇犧牲了(展示兩人圖片并介紹),他們是中國抗日戰爭以來最早犧牲的高級將領。下面老師設計了一個小劇本,請三、四個男生扮演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和其他第二十九軍將士,重演佟麟閣激勵將士,佟麟閣、趙登禹壯烈殉國的情景。
生:學生表演。
師:同學們的表演很精彩,使我仿佛置身于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畫面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知同學們有何感想?
生: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情,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師:同學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發言很精彩。確實,他們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保衛國家領土的愛國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做出優異的成績才是對先烈們最好的紀念,同時我希望我們班的同學也要繼承這種愛國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與班集體“同呼吸,共命運”!
師:在盧溝橋作戰中,二十九軍組織大刀突擊隊奪橋,戰士們掄起大刀,沖入敵陣,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幾乎全部戰死橋頭。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音樂家麥新為此做《大刀進行曲》,下面我們就欣賞一首歌曲,然后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感受。
生:( 談感受。)
師:今天北京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就是為了紀念這兩位烈士。保衛盧溝橋的戰斗打得十分激烈,但日軍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來勢兇猛,經過反復爭奪之后,盧溝橋失守了。7月底,平津相繼淪陷。那么,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什么?
生: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全國性抗戰拉開了序幕。
師:為什么說“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
生:(回答問題)
師:剛才這些同學都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全面”兩個字。如何理解“全面”兩個字?一條思路是大家想到的,按事件發展的順序思考,盧溝橋事變是日本蓄謀已久的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的產物,它引起了中國社會矛盾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最終團結起來抗擊日寇侵略。一條思路是按歷史的橫切面來考查的。所謂“全面抗戰”就是全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總動員的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