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發言人:apec加強了亞太區域國家與地區多邊經濟聯系、交流與合作,它們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對促進各成員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發言人:apec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45%,陸地面積占全球陸地總數的42%,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生產總值的55%,貿易額占全球貿易額的46%。
記者3:你知道這次會議領導人的著裝是什么?
發言人:中國唐裝。
記者1:都有哪些成員?中國何時加入的?
記者2:宗旨和目標是什么?
記者3:有哪些組織機構參與?
記者1: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始于何時?
【評析】
此案例重在學生的參與過程,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活動內容3
五分鐘話劇“小球帶動大球”
活動準備:
1.各小組收集和整理小球帶動大球的資料;
2.確定主要角色有中方代表、美方代表、其他代表。
活動過程:(時間:5分鐘)
美方代表: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了,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巨大作用,我們應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中方代表:蘇聯陳兵中國北方邊境,構成對中國安全的威脅。改善中美關系,對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十分有利;同時,改善中美關系,對解決中國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也有重要作用。我們應對美國改善中美關系的表示,做出積極的反應。
其他代表:聽說中國主席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種“乒乓外交”方式已經轟動了世界。看來中國的國際地位的確在不斷提高,連美國也不能等閑視之,我國也應該加強同中國的聯系。
活動評價:
選出本次小活動的最佳演員。
六、教學拓展
拓展專題
歷史教學應與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外交事業的成就很多,學生可以對本課的內容進行拓展,與最近的歷史事件聯系起來,比如,中國XX年1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XX年中國將舉辦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等等,本課的拓展可以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作為探究主題。
鏈接專題
在地圖上找出與我國建交的主要國家和建交時間,分析我國外交事業取得成就的原因。
一、分組找出與我國建交的主要國家
1.找出與周邊鄰國的建交情況;
2.找出與西方世界許多國家的建交情況;
3.找出與亞非拉國家建立的友好合作關系;
4.把與我國建交的主要國家的名稱和時間寫在小紙片上;
5.在世界地圖上標出來;
6.共同分析原因。
二、開放性例題與分析
1.知識擂臺
對中美關系發展歷程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新中國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關系
b.美國挑起侵朝戰爭,并出兵中國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
c.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轉機
d.1972年尼克松訪華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重大勝利,是我國國際地位提高的重要標志。
(答案:a)
例題分析:注意各個時期中美關系的情況。通過中美關系的史實及我國的外交會議可以判斷a項錯誤。
2.圖說歷史
請看“歷史性的握手”圖片(該圖片內容為尼克松訪華,下飛機時向迎接他的周恩來總理伸出手來欲與之握手),結合所學知識和當今時事,回答下列問題:
(1)尼克松訪華,按照外交禮節的慣例應由迎接方先伸出手來表示歡迎,為什么首次訪華的尼克松總統反而主動地先伸出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