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背景、出現轉機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中美關系改善過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時間。
4.掌握上海apec會議的時 間、屆次、主題及意義。能列舉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5.通過學習新中國外交事業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及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大量運用歷史圖片,注意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近距離地觸摸歷史。
2.讓學生查閱資料,利用補充材料,設計開放性試題,引入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由上海apec會議的主題“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樹立樂于合作、團結互助的人生態度。
2.認識到外交事業的成就來源于祖國的強大,生發熱愛祖國、立志學習、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 重點:中美關系正常化。b.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2. 難點:中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課前導學
1.查找能反映新中國外交史上重要事件的歷史圖片。
2.準備apec會議的相關資料。
3.復習上一課內容,準備新課的導入詞。
4.查找、了解現實生活中的中美關系點滴。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復習
我們已學習了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誰能做今天的復習小導師,帶領大家 復習一下? 自制復習題,爭做小導師。同組或異組的同學補充、訂正。
調動學生情緒,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導入新課
剛才同學們一起回顧了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 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開啟新課的大門?
板書課題:
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教授新課
在中國外交事業發展的歷程中,20世紀70年代可謂好戲連臺,其中,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事件是“中美關系正常化”。哪位同學能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20年的中美關系? 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爭相導入新課。導入方案:
1.由課前提示“1971年7月15日,北京、華盛頓同時發表公告”導入。
2.由上一節課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導入。
3.由本世紀“唐裝盛行”導入。
學生依據舊知識,回憶、總結或自學課本76頁第一段。
學生發言:“敵對”“敵視”。 本課與上一課一脈相承,學生基本上能自行導入,教師要予以鼓勵。
預計還有的導入方法:
1.由毛澤東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導入。
2.多媒體展示與本課三個子目標題有關的圖片導入。
學生頭腦中形成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間概念。
了解歷史上的中美關系。
運用多媒體:
1.圖片《美國總統尼克松》《中國乒乓球隊員與美國乒乓球隊員在一起》。
2.與圖片相配的影音資料: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此時,美國再也不能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了。中國對美國改善中美關系的表示,做出積極的反應。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以小球影響大球”的“乒乓外交”轟動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