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本課小結:九一八事變使中華民族陷入嚴重危機,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西安事變的和平解使國共兩黨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成為扭轉時局的轉折。那么兩黨能否真正實現再次合作?抗戰的決心又有多大呢?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抗戰的局勢又會如何發展呢?請同學們預習第15課《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對本課內容簡單總結;同時設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課《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學習埋下伏筆。)
附、板書設計:
蔣介石實行 勸蔣抗日
“ “不抵抗政策” 西安事變
九一八 民族矛盾 (逼蔣抗日)
事變 上升 中共提出正確 張學良、楊虎城
的抗日主張 聯共抗日
教學后記:
鞏固練習:
1.“九一八”事變發生在(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
a、“九一八”事變 b、《八一宣言》發表
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d、瓦窯堡會議召開
3.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要原因是( )
a、國民黨內部出現分化 b、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相對弱小
c、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d、全國人民要求和平解決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無論日本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
──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
(1)以上密電是在什么背景下發出的?
(2)從電文看,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持什么態度?
(3)張學良采取了什么行動?導致了什么后果?
5.思考題:如果西安事變不和平解決,可能會出現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