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
(作用:有利于全國交通和經濟文化往來,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系。)
3)文化上:統一了文字(小篆)。
(作用: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4)經濟上:統一了貨幣(秦國的圓形方孔錢)。
(作用:統一了度量衡,促進了各地區經濟的交流和發展。)
5)思想上:焚書坑儒。
(作用:雖有利于秦朝加強思想控制,但也摧殘了文化和鉗制了思想。)
6)軍事(邊疆治理或民族關系)上:
①北擊匈奴,修筑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②南征越族,開鑿靈渠(連接了長江和珠江水系)。(作用:有利于疆域的鞏固和拓展)
22、 對秦始皇的評價
答: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新興地主階級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時又是歷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過。
(1)主要功績:
①順應歷史潮流,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的戰亂狀態。有利于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安定進步。
②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
③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馳道,修造萬里長城,開鑿靈渠等,促進了秦朝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使秦的疆域空前遼闊。
(2)歷史罪過:
①焚書坑儒,摧殘了先秦輝煌的中華文明,鉗制了人們思想的發展;
②實行嚴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賦稅,嚴重剝削百姓。
③窮奢極欲,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