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意義: ·這一屆政治協商會議與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有什么聯系和區別?(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是共產黨首先倡議并得到多數民主黨派的支持后,由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其任務原本是要準備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所以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決議,但是很快就被國民黨政府撕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解放戰爭獲得基本勝利、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已經結束的歷史時刻舉行的,其任務就是要正式建立新中國的國家機構,決定新中國的國家象征,產生國家政權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主要領導人等。)·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重要文件簡稱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看課文注解](簡稱《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會議還決定了新中國哪些國家象征?(國旗——五星紅旗,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國都——北京,紀年方法——公元紀年。)a.根據第5頁“自由閱讀卡·國旗的誕生”回答:國旗的象征意義是什么?(紅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國共產黨,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業革命人民,小星圍著大星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1949年公布的《國旗制法》規定:國旗為紅色長方形,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紅旗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四顆,其中一星較大,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較小,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一,環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b.根據第3頁“動腦筋”回答:為什么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它是抗日救亡運動中誕生的革命歌曲,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旋律激昂,飽含著強烈的愛國情感。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著艱巨的民族復興任務,需要不斷振奮民族精神。《義勇軍進行曲》能夠永遠警示我們勿忘國恥,激勵我們在各自崗位上臥薪嘗膽,為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崛起而努力不懈地學習和工作。)·回顧,近現代中國首都的變遷:清政府以北京為首都,但曾經分別在1860年和19xx年淪于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之手。國民黨政府以南京為首都(抗戰時則以重慶為“陪都”),改北京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淪于日寇鐵蹄之下,被屠殺30萬人以上。新中國決定以北平為首都,從建國起,恢復名稱為北京。·回顧古今中國紀年方法的變化:“夏歷”→帝王“謚號”(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漢武帝之后的皇帝“年號”(在位自定)→“民國”紀年→新中國的公元紀年5 會議怎樣產生新的國家機構和領導人?(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還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人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首次會議上決定以《共同綱領》為政府的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6、第5頁“活動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了表示對先烈的崇敬和緬懷,還做出了什么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