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3
第1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第一屆中國人民協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識要點
掌 握 新中國建立的主要標志(施政方針、國家機構、國旗、國歌、首都、公元紀年等)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概括表達 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所題文字的歷史含義和現實意義,開國大典的盛況,祖國大陸統一的實現
對比鑒別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異同
討論探索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的歷史意義、基本經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新中國是在經歷了百余年的屈辱、抗爭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來的。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把她建設得越來越繁榮富強
民族團結 新中國在維護民族團結方面做了許艱苦細致的工作,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這個大好局面是必須加以珍惜的
教學重點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
教學難點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聯系與區別;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學期的知識線索,按第2頁“資料•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綱要信號”:
民主主義革命
上溯到1840年→ 30年以來(新民主主義革命)————————→ 3年以來
舊民主主義革命 國民革命(北伐) 土地革命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三大戰役勝利不久,中國共產黨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為建立新中國做好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今天我們接著了解,當年怎樣在組織機構上完成建國工作。(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學生根據第1頁“導入框”,討論回答:
•毛澤東和周恩來所說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新中國的建立、鞏固、建設和發展,包括政治、軍事、外交、民族、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經濟建設。因為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共產黨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從事政治和軍事的斗爭,在經濟建設方面還缺乏經驗。)
•教師指出:進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國的國家政權機構。
開國大典
1 讓學生觀看第2、3頁記載開國大典盛況的4幅插圖,開展“接力講述開國大典盛況”的活動。(可以按照時間、地點、人物、重要講話、慶典議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問、回答)
•教師過渡(設問并回答):在開國大典上,人們聽到國歌、看到了國旗,這些新中國的象征是怎樣確定下來的呢?是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確定下來的。
2 這一屆政治協商會議與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有什么聯系和區別?(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是共產黨首先倡議并得到多數民主黨派的支持后,由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其任務原本是要準備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所以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決議,但是很快就被國民黨政府撕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解放戰爭獲得基本勝利、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已經結束的歷史時刻舉行的,其任務就是要正式建立新中國的國家機構,決定新中國的國家象征,產生國家政權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主要領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