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人的生殖和發育1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1節 人的生殖和發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生殖、發育、青春期發育的特點和衛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精子和卵細胞,受精、胚胎的發育和營養,人體發育的各個時期等方面的內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學之中,結合學生現狀,講解上述內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學的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觀,并認識到對其身心健康具有現實及長遠的意義。
4.第二節內容中配以3幅曲線圖,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長發育實際,對曲線圖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二、課前準備
1、生殖系統掛圖一套。
2、有條件的學?烧故九c本課內容有直接關系的標本及模型。
3、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現狀調查》若干份。
三、課時安排:4課時
四、教學重點
青春期發育的特點是本章的重點內容,是繼上一節所講述的有關生殖等概念的基礎上講述這部分內容的。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整個時期發生一系列的重大變化。有人把這個時期比作生命道路上的里程碑,這話一點不過份。因此我認為,對于這部分知識要結合三幅曲線圖及學生實際講清楚。
五、教學難點
青春期的心理衛生是本章教學的難點,F在的學生尤其是城市的學生由于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發育成熟比較早,各種宣傳媒體中有些不良的東西
備注
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學生或多或少地已知道有關性的知識,但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識別,往往在這個時期把握不住自己,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教師應就普遍存在的問題深入淺出他講清道理,個別問題課下單獨解決,切不可在課上指名道姓。
六、教學過程:
〖課前提醒〗學習這部分知識首先要求學生要端正態度,不回避,不隱諱,以科學的態度像學習其它章節的內容一樣地學習,有不清楚的及時間老師、家長或醫生。其次,能夠用學到的知識指導自己的行動,為今后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引入: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夠新陳代謝,而另一方面是指種族和生命的延續,或稱之為繁殖。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到生物生長發育到一定的階段就要產生新的個體,但人是如何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在神經和激素的調節下產生新個體的呢?新個體又是怎樣由小到大逐步成熟的呢?這節課首先初步了解一下有關生殖的一些問題。
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人類的生殖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人類的生殖系統。人體的生殖系統分為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
展示男性生殖系統掛圖(側剖圖)。
讓學生明確圖中各部分的位置(在多媒體可用投影幻燈片),最后歸納如下:
(板書)1.內生殖器:
①睪丸:一對,位于陰囊,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②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③輸精管:輸送精子的通道。
2.外生殖器:陰囊、陰莖。
從圖上可以看出:男性輸尿管長,它有排尿和排精雙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細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長約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長尾,形如蝌蚪,能游動。(看教材p65圖19-3)
備注
下面介紹女性生殖系統和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