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免疫防線
課 時 教 案
教學課題第二十三章 人類對疾病的抵御 第一節 人體的免疫防 線
教學目的知識目標 1.了解免疫的概念; 2.了解免 疫器官、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了解愛滋病的相關知識; 4.理解計劃免疫。 能力目標 分析比較傳統的免疫概念與現代免疫概念的聯系與不同。教學中溶入對學生進行科學史觀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們對某一個問題的認識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認知水平上,需要的是對科學不懈的努力與追求,培養學生對科學不斷追求與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標 結合學生打預防針的親身經歷,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黨和國家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提高人口素質進行計劃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我國在醫藥衛生事業上的巨大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第三道防線的內容是整個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其原因有二:首先要考慮到學生對免疫的基礎知識比較生疏 ;其次是這個內容中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學生較難理解。對此,教師應采用兩方面結合的辦法加以解決。一是結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例如:講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時,結合學生學過的淋巴系統中的淋巴結和脾的知識,之后提出有關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講述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種類與功能。二是要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教材中舉了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后,人體的變化及結果來說明抗原、抗體及特異性免疫等這幾個基本概念,為此這個例子一定要講清楚。
教學方法講授法 多媒體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 學 過 程 在感冒流行的季節里,有的人始終很健康地工作。學習和生活,而有的人卻未能幸免。大家是否還記得打預防針的經歷,這些都與人體的免疫有關系。什么是免疫?它的作用是什么? 要了解這些,首先從人體的三道防線講起。 請看投影片。 1.人體完整的皮膚有保護作用,請問皮膚有哪些與保護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感染或損傷后的皮膚出現紅腫后,有時為什么會自然痊愈? 請同學們結合上述兩個問題,回憶以前學過的內容,準備回答。 答:皮膚表皮的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可以防止外界環境中的病菌、化學物質等的侵入。 如果學生回答不完整,教師補充:除此以外皮膚的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中的某些物質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在阻擋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內的過程中,遍布口腔、氣管、胃、腸、尿道等器官里面的一層粘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具有清掃異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綜上所述,皮膚和粘膜構成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看教材p.117圖ⅵ-90皮膚的保護作用和圖ⅵ-91呼吸道粘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 學生帶著第二個問題閱讀教材p.117的有關第二道防線的內容,看教材p.118圖ⅵ-92溶菌酶的作用,圖ⅵ-93吞噬細胞的作用,與學生一起共同小結人體第一、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作用。 (教師板書)人體第一、第二道防線的共同點是:人人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因此叫非特異性免疫。 下面重點了解一下人的第三道防線。 請看投影片(思考題)1.人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組成及作用是什么?2.得過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患天花病,為什么?閱讀教材第p.118。 看投影片:淋巴器官的位置、數量、功能表: 淋巴 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