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組成
教學重點:1. 舉例說出你所熟悉的生態系統。
2. 說出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
3. 舉例說明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食物鏈、食物網和生物富集
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等
教學流程:
1.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春暖花開,許多人都想乘此機會到大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從而放飛自己的心靈,舒展一下疲憊的身心。(點擊,學生觀看大屏幕)同學們,假如你現在正置身于這樣優美的環境中時,你會看到什么呢?你會聽到什么呢?你又會想到什么呢?
生:(略)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溪水淙淙,蟲鳴鳥唱。
師:這時候,你會想到過這些環境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嗎?有沒想過這些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關系呢?其實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象一張無形的大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起來暢游這奇妙的“生命之網”(點擊,生態系統的組成)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到86頁。
2.新課講授:
一.生態系統的成分(板書)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生態系統的成分。那么什么叫生態系統呢?我們知道生物和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就象我們校園內的池塘一樣。其實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塊山地,一個池塘,一個小花園,廣闊的沙漠,海洋,甚至整個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個生態系統。師: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什么叫生態系統嗎?(板書)1.生態系統
生:(預設回答)所謂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師:那么生態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觀看大屏幕(點擊),并分組討論下面的問題:這是一個池塘生態系統,它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這些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么角色?看哪個小組討論的最熱烈,討論的結果最準確。(板書)2.生態系統的成分
生:觀察、討論、分析
師: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成果。這個池塘生態系統中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呢?
生:陽光、空氣、水、土壤等
師:(點擊)很好,那又有哪些生物成分呢?
生:有一些藻類、浮萍、蓮、蘆葦等植物,有蝦、小魚、大魚等動物,還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師:回答很好。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微生物分別扮演什么角色呢?現在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看看生態系統里植物、動物、微生物分別扮演什么角色。
生:
植物是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不僅為植物自身的生長、生殖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而且也是人和動物的食物來源,所以把他們叫生產者。
動物是消費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的生存必須直接或間接的依賴于綠色植物,所以把它們叫消費者。以動植物為食的動物和人也是消費者。
細菌、真菌是分解者它們能將動植物的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所含的有機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被綠色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沒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就會堆積如山,生態系統就會崩潰。
師:同學們剛才了解了它們的作用。那么它們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點擊)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可以用這一圖解來表示它們的關系:生產者能制造有機物為消費者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消費者對于植物的傳粉、受精、種子傳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又被生產者利用,這充分說明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停頓)請學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