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數據的描述”簡介
本章最后一節安排了一個課題學習。完成這個課題,需要學生綜合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和方法從事統計活動,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基本過程。教科書選擇了一個賦有實際意義和時代氣息的問題……水資源問題為主題編寫課題學習。這個課題學習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有三個活動,這三個活動涉及三個不同的方面。在第一個活動中,教科書根據附錄中提供的背景材料提出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閱讀背景材料,從中收集數據,通過數據處理回答這些問題。在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過程中,用到本章以及以前所學習的有關統計的知識和方法,比如頻數分布,用條形圖、扇形圖和折線圖描述數據等。附錄中提供的背景材料包括地球上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我國淡水資源的儲量以及水資源的使用情況等,通過閱讀資料,收集數據和處理數據等統計活動,也就是第一個活動,可以使學生對世界及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使用等情況有所了解,使學生看到目前全球正面臨這嚴重的缺水挑戰,我國是嚴重的缺水國家,可是我國的水資源浪費卻非常嚴重,我們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是水資源的使用者,我們的日常生活用水情況怎樣,這樣教材就在第一個活動的基礎上設計了第二個活動。這個活動首先要求學生收集全班同學各個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然后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并回答問題,這些問題是圍繞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提出的,回答這些問題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要綜合運用所學統計知識和方法,例如設計調查問卷收集數據、用扇形圖和直方圖等描述數據、用平均數分析數據等等;第三個活動是在第一、二個活動的基礎上設計的,通過前兩個活動學生對我國工農業以及生活用水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能夠認識到節約用水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緊迫任務,找到合理可行的節水方法是當務之急,這正是第三個活動的內容。上面的三個活動是本課題學習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根據第一部分的活動撰寫總結報告,這個總結報告應該是有數據、圖表等支持的統計報告,一方面讓學生梳理整個活動的流程,體會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據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據有助于發現問題,可以使結論更具有說服力,可以為提出建議或作出決策提供依據等。
(二)本章知識結構框圖
(三)課程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圖、折線圖、扇形圖,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
2.會畫扇形圖,會用扇形圖描述數據;
3.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頻數的概念,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和作用;
4.能夠根據需要對數據進行適當的分組;會列頻數分布表,會畫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折線圖;
5.會根據問題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描述數據;
6.通過從事收集和處理數據活動,經歷統計的基本過程,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的興趣,建立統計的觀念;通過調查研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ㄋ模┱n時安排
本章教學時間約需12課時,具體分配如下(僅供參考):
12.1幾種常見的統計圖表3課時
12.2用圖表描述數據4課時
12.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3課時
數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