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3.蘇維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就在攻打冬宮的戰斗進行當中,召開了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布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一切權力轉歸工兵代表蘇維埃。又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選舉批準了新政府——人民委員會。這兩個法令的目的是什么?(《和平法令》宣布蘇維埃推出帝國主義戰爭,贏得鞏固政權的寶貴時間;《土地法令》在于消滅剝削,鞏固蘇維埃政權)到1918年春,各地蘇維埃政權相繼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
三、偉大的開端
1.十月革命勝利的現實意義
對于十月革命的現實意義,教師可以簡略講解。十月革命在占世界1/6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比較無產階級政權與資本主義政權的不同,理解二者的本質區別,也就理解了十月革命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事實。它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改造成為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創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勝利的世界意義
對于世界意義,應明確以下幾點: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一統天下的局面。它成功地講社會主義理論變為實踐。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使世界進入了一個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它把國際無產階級的斗爭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連為一體.改變了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斗爭,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課后研討】
在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安納•••卡列尼娜》中描述了一位19世紀末期的俄國農奴主列文,假設列文后來成為了十月革命后的社會一分子,他會怎樣看待這次革命?
思路:聯系19世紀末沙皇俄國經濟發展的狀態與沙皇俄國的社會矛盾及十月革命的性質來探討這一問題。
【本課小結】
一戰的進行,激化了沙皇俄國國內的矛盾,形成有利于推翻沙皇俄國統治的國內環境。二月革命的成功,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加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到來;二月革命后列寧發表了《四月提綱》,堅決推動革命繼續發展,把二月革命推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1月6日午夜(俄歷10月24日),十月革命爆發,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從此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板書設計】
經濟落后
政治腐敗
帝國
主義
鏈條
的最
薄弱
環節
二月革命
兩個政
權并存
與斗爭
十月革命
經過
意義
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