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
教師從日常生活中燒開水的問題引入,使學生對沸騰現象產生新的探索欲望,迫切希望從新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一現象。
教師:水沸騰的現象也許大家都見過,但是否觀察過水沸騰的全過程?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膽提出來。
學生甲:水沸騰有什么特征?
學生乙:水沸騰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丙:水沸騰后如果繼續加熱溫度會不會變化?學生分組討論。
2.猜想。
教師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猜想一下問題的答案。
。1)水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2)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
。3)水沸騰過程中如果繼續加熱溫度不變;
。4)水沸騰過程中,如果繼續加熱,溫度升高。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水的沸騰。
3.設計實驗。
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選擇器材,并匯報實驗方案。
教師: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要縮短水沸騰前加熱的時間,既能節約能源,又能減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學生討論提出各種方案:
(1)燒杯小一些,加熱水少一些;
。2)燒杯上加一帶孔的紙蓋;
。3)將普通酒精改為三芯酒精燈。
4.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指導學生重點觀察。
。1)點燃酒精燈后,溫度計的示數變化。
(2)當溫度升高時,水中是否出現氣泡?這些氣泡是怎樣變化的?
(3)水沸騰過程中繼續對它加熱,溫度計的示數是否變化?
。4)沸騰的水停止加熱,水還會繼續沸騰嗎?
(5)水沸騰時,燒杯里水面以上部分是否透明?
5.分析與論證。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實驗數據及圖表的分析,總結歸納出水沸騰的條件及規律:
。1)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3)沸騰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
6.討論和交流。
學生甲:水沸騰時的溫度為什么不是100℃而是96℃?各組水沸騰時的溫度為什么不同?
討論結果;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水不太純、氣壓的高低、溫度計不太標準等都可以影響水沸騰時的溫度。
學生乙:當酒精燈熄滅,停止加熱,沸騰并沒有停止。
討論結果。沸水吸收了石棉網的余熱,所以水沸騰還能繼續一段時間。
。ǘ┓悬c
教師:剛才從實驗中得到液體沸騰要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我們把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沸點表,總結得到:
1.不同的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
2.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3.同一種物質的沸點與氣壓的高低有關。
應用沸點的知識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能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
。2)能用紙做的鍋在火上燒水嗎?為什么能用紙鍋燒水?
學生分組實驗,用紙鍋燒水。
(三)蒸發
教師引導學生將蒸發現象和沸騰進行比較,總結得出: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1.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1)提出問題。
教師引導:天氣睛朗時,洗過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陰雨天洗過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說明蒸發是有快慢的,那么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2)猜想。
教師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進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