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6.1 透鏡》教學設計
實驗二:觀察手電筒光射向透鏡后,透過透鏡的光照范圍引導學生觀察放入透鏡后,透過透鏡區域光的亮度和光照范圍的變化. 提出:放入凸透鏡和凹透鏡后,看到什么現象? 實驗三:用激光演示儀演示. 演示將一束平行光分別射到凸透鏡和凹透鏡時光線的傳播情況,并說明: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到一點上,所以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平行光通過凹透鏡折射后變得發散,所以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把實驗中的現象畫在黑板上. 使手電筒光射向相距小于10 cm的光屏,依次把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和凹透鏡放入手電筒和光屏之間.討論得出:放入凸透鏡后,光照范圍變小、變亮,放入凹透鏡,光照范圍變大、變暗.學生練習作圖. 歸納總結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3.焦點和焦距根據上面的作圖,給出焦點和焦距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來.還要說明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幫助學生領會虛焦點的含義:除讓學生迎著光看外,可以借助光路圖告訴學生剛才觀察到的現象.實驗演示每個透鏡的焦點有兩個.它們關于透鏡的中心對稱.再換用焦距不同的透鏡重復實驗,得出焦距越小的透鏡,會聚或發散作用越明顯. 課堂小結透鏡的類型,有關透鏡的基本知識,透鏡對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