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電常識》
課題
第八章:電功率 第六節:生活用電常識
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
2.知道火線和零線間電壓的大小;
3.知道測電筆的結構及原理;
4.知道使用三線插頭為什么安全及漏電保護器的原理。
過程方法:
1.通過觀察體驗保險絲怎樣保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2.通過學習本節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
習
重
點
1.家用電器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2.試電筆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試電筆接觸火線有沒有可能發生危險?
3.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為什么要接地?
4.兩種觸電方式的共同之處是什么?觸電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教學方式
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具與
媒體
電源、小燈泡(帶座)若干、保險絲(粗細不同)、銅絲、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視頻
教
學
程
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 依據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己用了兩節課介紹了有關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那就是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和電功率與安全用電,下面我們看一段閱讀材料。
【用多媒體投影出示閱讀材料】(見素材鏈接1)
同學們,由閱讀材料可以看出,電是必須的,又是危險的。所以,我們要學習一些生活方面的用電常識,做到安全用電。(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自學提綱
〖師〗請大家看書上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家庭電路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它們的先后次序可以調換嗎?各個用家電器之間是串聯還是并聯,為什么?插座與用電器之間呢?
2.家電路中有兩條線,分別叫什么?哪一根在戶外與大地相連?
師生討論
學生觀看
學生自學看書
與前面的知識相聯系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試電筆的作是什么?常的試電筆有哪兩種?對照課本圖15.6-2和自己手中的實物,說出試電筆的構造。
4.如何使用試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試電筆中電阻的作用是什么?
5.三線插頭的三條線分別接到什么地方?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為什么必須接地?
6.漏電保護器的作用是什么?你家中的電路安裝漏電保護器了嗎?
7.人體觸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常見的兩種觸電形式是什么?你知道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嗎?能不能給它們分別起一個名字?對照圖15.6-6,想一想你的生活中存在不存在這些引起觸電事故的不良因素?
8.人體觸電后,可能會引起什么后果?如果有觸電事故發生,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利用討論、查資料等方式,總結一下觸電現場急救的措施有哪些發生,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利用討論、查資料等方式,總結一下觸電現場急救的措施有哪些?
(二)應用與解答
1.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