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電常識》
為了弄清真相,電視臺的記者和老馬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表明,老馬身體的電阻比一般人大得多,是普通人的八九倍。專家告訴我們,其實通常所講的電源危險程度,不僅和電壓的高低有關,更主要的是和釋放的電流有關。老馬之所以不怕220伏的電壓,是因為電流流經他身體時,才只有6毫安左右,遠遠低于正常人所能承受的8毫安到10毫安的范圍。
師生討論得出
學生觀察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觀看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問題的能力
與前面的知識相結合
培養學生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的習慣
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作
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關于生活用電方面的知識,了解到家庭電路的組成,各部件的順序一般不應顛倒,最主要由火線和零線組成的,零線與火線間有220v電壓;火線可以用測電筆試出,觸電有兩種類型,觸電后應馬上使人脫離電源,然后進行現場急救。
教
學
流
程
板
書
設
計
第六節 生活用電常識
一、家庭電路的組成
它是由: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插座和家用電器等組成的。
二、火線和零線:火線和零線間有220v電壓
1.測電筆構造;2.使用方法;3.原理。
三、三線插頭和漏電保護器:三線插頭的一根線要與大地是連通的。
四、兩種類型的觸電:單線觸電和雙線觸電
五、觸電的急救
課
后
反
思
由于知識點較多,如果不注意控制時間,很難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任務。并且本節課主要是介紹生活用電常識,大多數知識學生常識性了解即可,課堂容易變得平淡、乏味。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兩點:第一,直觀教學。讓學生接觸實物、模型或掛圖,這樣,即使對于試電筆的使用和家用電器金屬外殼接地等較難理解的問題,學生也容易掌握了。第二,在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投影出示了三個閱讀材料,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調節課堂節奏,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