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常識》第一課至第五課判斷題
前言
1、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并且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 錯 )
2、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錯 )
3、世界觀和哲學人人都有。( 錯 )
4、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了哲學。( 錯 )
5、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源于哲學。( 錯 )
6、哲學是理論,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錯 )
第一課第一節
1、人們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觀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屬性和
規律。( 對 )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對 )
3、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對 )
4、物質的根本屬性是客觀實在性。(錯 )
5、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屬性。(錯 )
6、人們可以創造物質。(錯 )
7、哲學和具體科學、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錯 )
第一課第二節
1、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 對 )
2、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直觀等同的反映。( 錯 )
3、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 錯 )
4、人腦是產生意識的源泉。( 錯 )
5、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 錯 )
6、正確意識和錯誤意識從意識的本質角度來看是不同的。( 錯 )
7、宗教是鬼神觀念在人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 錯 )
8、鬼神是人們主觀意識的產物。( 錯 )
9、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對 )
10、意識的能動作用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錯 )
11、意識的反作用也包括意識對人自身的調節作用。( 對 )
12、有的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錯 )
13、意識能夠錯誤的反映客觀事物。( 對 )
14、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正確反映。( 錯 )
15、意識具有指導作用。( 對 )
16、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錯 )
17、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錯 )
18、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錯 )
19、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以馬克思主義真理(或科學理論)作為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錯)
20、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共同毛病是主觀認識脫離當時當地的客觀實際。(對)
21、主觀反映客觀就是主觀符合客觀。( 錯 )
22、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錯 )
23、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錯 )
24、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對 )
25、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錯 )
第二課第一節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或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或
因果聯系)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 對 )
2、任何事物都處于前后相繼的歷史聯系中。( 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