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常識》第一課至第五課判斷題
3、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 對 )
4、任何兩個事物(或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或因果聯系)。( 錯 )
5、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的、無條件的。( 錯 )
6、一事物周圍的事物的是該事物存在與發展的條件。( 對 )
7、聯系具有必然性和直接性。( 錯 )
8、人們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新的聯系。( 錯 )
9、先行后續的關系都是因果關系。( 錯 )
10、世界上的事物總是互為因果。( 錯 )
11、局部的總和就是全局。( 錯 )
12、整體功能大于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錯 )
13、關鍵部分對整體具有決定作用。( 錯 )
14、關鍵部分的功能關系整體的成敗。( 對 )
第二課第二節
1、由于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才構成了事物的運動,引起了事物的變化,推動著事
物的發展。( 對 )
2、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錯 )
3、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運動的主體;人腦是認識運動的主體。( 對 )
4、有些唯心主義者也講運動,但把運動僅僅看作是精神的運動,而否認物質運動的主體。
5、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唯心主義的表現。( 錯 )
6、從整個物質世界來看,運動是普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但就物質的
具體存在形式來說,又有靜止的狀態,有某種穩定的形式。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
下、一定范圍內處于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因而是相對的。( 對 )
7、靜止也是一種運動。( 對 )
8、凈是不動沒有,凈是動也沒有。( 對 )
9、我們要反對靜止,堅持靜止的觀點。( 錯 )
10、發展是事物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前進上升性質的變化。( 對 )
11、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運動和變化也是一種發展。( 錯 )
12、發展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揚棄”。( 對)
13、新事物都是后來出現的,后來出現的東西都是新事物。( 錯 )
14、新出現的事物是新事物。( 錯 )
1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強大、發展速度比較快的事物。( 錯 )
16、形式新的事物是新事物。( 錯 )
17、一切要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對 )
18、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著的物質世界。( 對 )
第二課第三節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晝夜循環,蘋果落地,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等是規律。( 錯 )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規律。( 對 )
3、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無條件的,是永恒不變的。( 錯 )
4、思維規律是主觀的。( 錯 )
5、規律只能隨著客觀事物本身性質的變化而變化。( 對 )
6、人們雖然不能創造、消滅或改變(或改造)規律,但能夠發現、認識和利用規律。( 對 )
7、人們可以依據事物固有的屬性,通過改變條件而改變規律起作用的具體狀況。( 對 )
8、認識客觀規律是前提和基礎,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才是目的。( 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