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常識》第一課至第五課判斷題
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 對 )
17、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
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體現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典范。(對)
第三課第三節
1、任何事物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錯 )
2、復雜事物是一個由多種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或系統。( 對 )
3、首先解決的或急需解決的就是主要矛盾。(錯 )
4、主次矛盾或矛盾主次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是平衡的。( 錯 )
5、主要矛盾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規定或影響次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對 )
6、主、次矛盾的轉化規定著事物性質的變化。( 錯 )
7、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全力解決主要矛盾。( 錯 )
8、依據一定的條件,矛盾的主次方面轉化了,事物的性質也就改變了。( 對 )
9、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 對 )
1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包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對 )
11、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現形式。( 對 )
12、離開兩點談重點,是形而上學的一點論;離開重點談兩點,是形而上學的均衡論。( 對 )
13、矛盾分析方法就是一分為二看問題的方法。( 錯 )
14、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對 )
第四課
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錯 )
2、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對 )
3、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對 )
4、在一定條件下,外因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決定作用。( 錯 )
5、外因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著加速作用。( 錯 )
6、外因對事物發展所起的作用,表現在對事物內部矛盾的影響上,即通過促使內部矛盾雙
方力量的變化而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 對 )
7、內因決定外因。( 錯 )
8、量變是由外因引起的,質變是由內因引起的。( 錯 )
9、事物的運動變化總是先從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開始,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 對 )
10、在量變階段,事物沒有發生變化。(錯 )
11、事物數量上的增減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唯一形式。( 錯 )
12、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錯 )
13、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對 )
14、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來實現的,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 對 )
15、質變就是發展。( 錯 )
16、量變是事物發展的起點,質變是事物發展的終點。( 錯 )
17、堅持適度原則就要保持事物內部的矛盾雙方不向自己的對立面轉變。( 對 )
18、重視量的積累就是重視數量的積累。( 錯 )
19、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強調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 對 )
20、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