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教學案例1
一個有哲學思想的人,是會創造幸福的人;
一個熱愛哲學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
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知識準備
1、哲學的含義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區別、聯系)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
例題示范:
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是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覺地遵循了辯證法。他認為,質與量的統一是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基礎,自然界不僅有量變,而且有質變,化學元素有轉化。但是,門捷列夫到了晚年則成了形而上學的俘虜。他為了證明社會發展變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對自然界存在著飛躍,否認原子可分為“電子”,否認元素的復雜性。他竭力反對的原子結構的新發現,這恰恰是對發展門捷列夫化學周期律具有重大意義的東西。他的哲學思想的倒退妨礙了他進一步獲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
點評:(看我的——)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和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科學家才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在錯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科學家就會在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
模擬練習:
鄧亞萍
1973年生于河南鄭州,5歲學打乒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曾獲4枚奧運會金牌,14次獲得世界冠軍頭銜,連續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蟬聯奧運會乒乓球單打金牌的運動員。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現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執委等職。
鄧亞萍在清華大學學習哲學結合自己打乒乓球的經歷,寫了一篇《運動員學哲學》的文章。她在這篇文章中說:“作為一名乒乓球運動員,我感到在中國乒乓球隊,時常閃爍著唯物辯證法的光芒,遺憾的是當時我對哲學理論的知識知之甚少,更沒有自覺地、有意識地用哲學理論來指導實踐,也沒有把實踐上升到哲學原理的高度來認識。所慶幸的是,在我即將結束在清華大學學習之前彌補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這一課,這對我來說意義是極其深遠的。”“回顧中國乒乓球隊稱雄世界乒壇40多年長盛不衰的歷史,我覺得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在重大的國際賽事中,能自覺或不自覺地用唯物辯證法作為指導,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點評:
智慧分享:
請同學們講一個“哲學和具體科學關系”的案例,供大家分享(先在小組內交流,后選出代表在班內交流)。
案例:(看我的——)
專家點評:(1、案例是否符合要求,2、案例是否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3、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4、案例是否具有可推廣性。)
我是專家,我的點評如下:
本課心得:
1、知識方面:(友情提示:恩格斯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你對這句話有何理解?)
2、生活方面:(友情提示:請同學們以后試著從哲學的角度觀察學習各門學科。)
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
知識準備:
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2、什么是唯物主義、3、什么是唯心主義。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