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教語文八下教學用書:第一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的五篇課文,均是名家之作。它們或追敘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難忘經歷,或展現名人、偉人的一個側面,揭示人生意義,人文內涵深厚豐富,藝術表達各有特色。 《藤野先生》是一篇傳統課文,是魯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經歷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著作者的一腔愛國之情。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學到敘事性文章的寫法,也能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 《我的母親》是著名學者胡適自傳的一個章節。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一位既普通又偉大的母親的形象。學習這篇課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啟迪的同時,也可以從中了解自傳的語體特點。 《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他的“第一本書”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人間溫情和生活樂趣。學習這篇課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生活的底蘊,感悟讀書對于人生的意義。 《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獨立成篇的一節。作者用他力透紙背而又妙趣橫生的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猶如與兩位大師對話交心,自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國教育家、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教師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盲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所感動。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寫作方法和語言文字都值得品評、學習。 學習本單元,要注意融入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對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些課文涉及深廣的人文、社會背景,教學時應有所拓展,甚至有必要聯系時代背景和有關作品,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本單元均是敘事性作品,適于朗讀,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悉心揣摩玩味作品的敘事風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本單元以“獻給母親的歌”為主題開展綜合性學習,這一主題與閱讀教學有一定的聯系,但又具有生活體驗性、活動實踐性、學習綜合性的特點。希望通過相互聯系、逐層深入的四項活動,來培養學生健康美好的倫理親情,引導他們感受愛,理解愛,奉獻愛;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得體地表達感情、有條理地陳述心得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將敘事與抒情有機結合的文字表達能力。 |
※版權歸本站或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學習欣賞,任何人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