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教師中心稿)
一、 單元教學目標 :
1. 懂得“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立志做愛科學的人。
2. 理解高新科技反映了人類的最高科學水平,了解其給人類帶來的種種革命性變化。
3. 開展了解、學習、展望高新科技的綜合實踐活動,激發科學創新意識。
4. 明白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能根據主客觀需要自由閱讀和寫作。
5. 舉辦科技新聞發布會,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 單元課時安排 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閱讀方法交流學習 1課時
教師引導合作學習《在太空中理家》 1課時
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閱讀感興趣的課文 2課時
學生經過自主閱讀講授課文 2課時
課堂制定感興趣的課題
小組分工合作搜索資料
小組資料加工成果制作 2課時
班級成果交流報告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單元總結 1課時
三、 單元教學設計
高新科技裝點了五彩斑斕的世界,給人類的生活、生產、生存和發展帶來了種種革命性的變化。你可以自由選讀本單元這一組反映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課文,從中你會理解到高新科技集中反映了人類最高的科學水平。
本單元為自由讀寫單元。應當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自己瀏覽蘇步青教授的序文和這組介紹種種高新科技的課文,然后從中選一至兩篇感興趣的獨立閱讀?梢赃\用圈點勾畫和生疑發問讀書法,或自己總結創造的學習方法。在閱讀中,充分發揮字典、詞典和圖書館的作用,合作探究,學會學習。
基于以上的考慮,本單元最適合于開展大范圍的“專題探究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果學生學習本單元之后能夠學會學習,對科學產生了興趣,那就算成功了。
四、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學習目標:感受科學,把握單元內容
第一塊:感受科學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你能舉出身邊的例子說明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么? 思考
2. 組織交流(引導對科學的認識) 交流評價
3. 你能說說你最欣賞的科學家嗎,為什么? 考慮討論
4. 評價(引導對科學精神的把握) 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二塊:整體把握單元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既然大家如此熟悉、喜愛科學,那么對本單元的課文想必很感興趣了?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展性評價手冊) 明確任務
2 巡視、指導 瀏覽單元內容
3 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你最喜歡哪幾篇課文,為什么? 思考
4 組織交流 發表自己的觀點
5 在本單元中你認為應當掌握哪些知識,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又希望得到老師哪些方面的幫助呢? 小組討論
6 隨堂引導,及時總結,把握單元目標,了解學生需要 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三塊:發散思維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你能構想一下未來20年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景嗎?50年呢? 思考、討論
2 組織交流評價(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大膽想象,積極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寫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展望一下未來的科學
第2課時 閱讀方法交流
學習目標: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課前學習:搜集有關讀書的小故事和讀書的方法
課堂學習:
第一塊 明確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你能舉起千斤重的東西嗎?但為何又有人說:四兩撥千斤呢?這說明了什么? 思考
2 組織交流,引導認識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中也同樣如此。 交流、評價
3 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你能講出幾句嗎? 討論
4 組織交流 講述名言
教學反思
第二塊 自學書上的學習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引導學生閱讀書上的閱讀方法 讀書
2 布置任務:分別用簡潔的語言給兩種閱讀方法下個定義 思考,小組討論
3 組織交流、評價(因為下定義要求較為嚴密,只要能下定義,學生就已經掌握了方法的關鍵了) 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三塊 交流學習方法,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引導:除了書上所教的方法之外,你還知道有哪些讀書方法和讀書故事? 思考
2 組織交流 討論、交流、記錄
3 組織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讀書方法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結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整理自己的讀書方法,將它放在醒目的地方,隨時提醒自己去實踐。
第3課時 在太空中理家
學習目標:
1. 感受太空生活的探索、犧牲精神
2. 鞏固實踐所學的學習方法
課前學習:
閱讀、觀看一些有關航天的書籍影視,了解太空知識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提到理家,往往就會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理哪些方面呢? 閱讀、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觀點
3 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太空生活片斷進行簡單介紹 小組討論
4 聆聽,組織交流評價 介紹生活片斷
教學反思
第二塊:實踐鞏固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復習提問相關的讀書方法 復習
2 引導自由閱讀課文, 注意圈點勾畫 閱讀、圈點勾畫
3 組織交流(引導關注圈點勾畫的注意點) 交流、評價
4 再讀文章,能夠根據文章提出問題 討論、提出問題
5 同學互相解答問題,組織交流評價(主要依據問題的價值性等) 解答、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三塊:發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播放美國“哥倫比亞號”升空爆炸的錄像 欣賞視頻
2 結合錄像、課文以及“探究 練習”三,以“宇航員精神”為話題發表自己的感想 小組討論
3 引導學生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完成發展性評價手冊
第4、5課時
教學目標 :
與小組同學合作,運用讀書方法自選一篇或多篇課文加以自學
課前學習:
復習鞏固讀書方法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巡回、指導 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自讀課文
2. 巡回、指導 小組討論,為下節課自己上課作準備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與小組成員交流合作,推薦人選,準備上課
第6、7課時 學生自主講授課文
學習目標: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課前學習:
充分備課,選出主講人選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觀看、記錄 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人選,當一回小老師,以自己的讀書體會為主,與全班同學交流
2 組織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及時加以總結 學生交流、互相評價
教學反思
第8、9、10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學習目標:
1. 培養專題探究能力,合作學習,創新精神
2. 激發對科學的熱愛
課前學習:
搜集相關的科技網址
網絡教學環境:
供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課堂學習:
第一塊:確定探究專題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明確任務:了解你感興趣的某一門科學,搜集相關資料,最后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大家介紹 聽講、明確任務
2 征集課題 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3 明確各組成員 以共同興趣來制定學習小組
教學反思
第二塊:合作探究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加入某個小組,共同探究。關注全班,及時幫助 小組分工、制定計劃
2 搜集資料
3 資料加工、成果制作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加工完善自己的成果
第三塊:科技新聞發布會
課前學習:制定活動方案,選出發布會主持人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參加到學生的活動中去 新聞發布,先展示成果,再回答記者提問
2 組織交流評價 自我評價與同學互評相結合
3 活動總結 自我總結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搜集推薦一篇有關納米技術方面的文章。
第11、12、13課時 寫作
學習目的:從本學期課內或課外閱讀的文章中汲取營養,自由創作
第1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自學 自學“自由寫作”
2 布置討論:本學期你讀過文章中哪一篇留給你的印象最為深刻,為什么? 思考
3 組織交流,及時總結寫作方法 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再讀自己印象最深的那篇文章,仔細品味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提供參考話題:科學幻想、父母親情等等 學生討論自定也可以
2 明確寫作要求 借鑒最愛的文章寫作
3 組織學生自改 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4課時
綜合一單元的內容和涉及的人物,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删鸵韵聨讉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 獲得收益 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