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期末語文知識點整理(通用3篇)
八年級下期末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1
北京申奧陳述發言兩篇
1、詞語積累。
評估(gū) 承諾(nuò) 盈(yíng)余 盛(shèng)事 授予(yǔ) 赫(hè)爾辛基
2、發言人簡介。
李嵐清(1932~),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何振梁(1929~),1981年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89年當選為中國奧委會主席,國際奧委會副主席。
3、作品簡介。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陳述發言》
李嵐清陳述了中國政府堅定支持北京申辦20xx年奧運會的立場和實現諾言的態度,對經費問題作出了保證,并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奧運的熱切期望。
《何振梁先生陳述發言》
何振梁以資深職業人士的身份,懇切地表達了希望在中國舉辦奧運會的熱切愿望,并誠摯地闡述了在北京舉辦奧運會的重要意義。
中國申辦奧運會的歷史簡介。
20xx年7月13日夜晚,在這歷史性的時刻,古老的北京無人入睡。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取得20xx年奧運會主辦權時,這座城市沸騰了!從蒙特卡洛的淚水,到今夜莫斯科的歡笑,北京的申奧之路走了整整8年,跨越了一個世紀!回首這一路上的汗水與淚水,只有在這成功的一刻,我們才有資格感嘆一句:八年申奧路,走得可真不容易!
難忘蒙特卡洛1993年1月11日,北京20xx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代表團正式呈交了申辦第二xx屆奧運會的申辦報告,從此北京踏上了申奧的艱難歷程。“開放的北京迎奧運”,這是北京20xx年申奧的口號。人們希望北京能夠通過成功申辦奧運會,把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進一步推向前進。
我們難以忘卻,1993年9月24日凌晨,摩納哥蒙特卡洛。在無數人的期盼當中,薩馬蘭奇終于說出了“悉尼”一詞,這意味著國際奧委會選擇了悉尼作為20xx年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申辦失敗。在結果宣布的那一刻,在場的悉尼代表團的歡呼雀躍與北京代表團的沮喪震驚形成了強烈對比。而在中央電視臺轉播中心現場,人們失望、詫異、沮喪等種種復雜心情交織的表情,定格成為一幅歷史性的畫面,深深地刻在了每個中國人心中。
[臥薪嘗膽,總結教訓]
在第二天北京的頭班地鐵里,車廂的門口貼上了白底黑字的小標語,“申奧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是以這種精神,中國在一如既往地為發展奧林匹克運動作貢獻的同時,也在總結著失敗的教訓,為最終實現中國的奧運夢想默默地準備著。
第一次申辦時,我們對形勢估計得過于樂觀,忽略了很多隱藏的問題,如北京在交通、通信等方面還面臨著諸多難題,而空氣質量也著實令人擔憂。此外,北京宣傳自己的方式也相對老舊,過于渲染北京作為旅游城市的古老歷史、悠久文化及民情世態,卻相對忽略了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所必備的現代化文明氣息,而這恰恰是最能吸引國際奧委會官員注意的方面。而作為北京第一次申奧的主要對手,悉尼的準備則十分充足。除了在運動場館和運動員食宿等方面的完善規劃,悉尼還圍繞環保問題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好評。
第一次申辦雖然失敗了,但申奧達到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目的,也為我們今日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八年級下期末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2
在蕭紅墓前的五分鐘講演
一、字音字形
1、字音
泳yǒug 博bó 溺nì 舐shì
2、形似字組詞
詰jié 反詰 辯biàn 辯論 舐shì 舐干 博bó 博愛 慨kǎi 感慨
潔jié 潔白 辨biàn 辨別 紙zhǐ 紙張 博bó 拼搏 概gài 概括
二、詞語解釋
1、反詰:反問。
2、博愛:舊指對人類普遍的愛。
3、若無其事:像沒有那回事一樣。
4、人饑己饑,人溺己溺:把別人饑餓看作自己饑餓,把別人被淹沒看作自己被淹沒。比噙設身處地,急他人所急,替他人著想。
三、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郭沫若: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四川樂山人。 出版的詩集《女神》,以強烈的革命精神,鮮明的時代色彩,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豪放的自由詩,開創了“一代詩風 “?谷諔馉幈l后,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和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負責有關抗戰文化宣傳工作。其間寫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顯示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這是他創作的又一重大成就。這些劇作借古喻今,緊密配合了現實的斗爭。
2、寫作背景
蕭紅(19l1一1942),是在魯通先生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現代女作家,原名張乃瑩,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寂寞的童年養成她恬矜、孤獨、矜持、倔強的性格。1930年為反抗澍建包辦婚姻,離家出走,開始了流亡與掙扎的人生征途。1932年開始文學創作。1934年與芾軍一道到上海,得到魯迅的鼓勵和幫助,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35年出版中篇小說《生死場》,奠定了蕭紅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抗戰爆發后,從日本回國參加抗日斗爭。1942年病逝于香港,葬在靠近海邊的淺水灣,年僅32歲。
蕭紅把一生都獻給了人民解放事業,在她身上有著年輕人所應有的精神品質。為了紀念這位年輕卓越的女作家,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蕭紅墓前舉行集會,郭沫若在會上作了五分鐘即興講演。
八年級下期末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3
古詩兩首
1.《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譯文: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杜甫的詩篇,萬人傳誦,經久不衰,可現在讀來,已覺得不鷴了,天地間每個時代都會出現有才華的詩人,在幾百年間,他們各自領導詩壇,開一代詩風。
⑵ 主題思想:
此詩要旨在于說明文學創作的時代性,而非貶低李杜的詩篇的杰出成就,說明惟有創新,才能領時代風騷。
⑶ 內容簡析:前兩句以評論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的詩入手。李白和杜甫在詩歌創作上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對我國詩歌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趙翼卻說李杜的詩不新鮮了,是說盡管李杜的詩篇萬口傳誦,人們仍然需要欣賞新的作品。后兩句提出作者對文學創作的見解。
“江山”指祖國山河,。古人常說人杰地靈,趙翼認為,各個歷史時代都會出現杰出地詩人,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
⑷ 理解性填空。
A.詩人認為時代在不斷發展,詩歌創作貴在創新,體現這一主題的詩句是: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B.表現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詩人的詩句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2.《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知識點歸納:
1、常用來表達懷念親友,盼望有時在相聚的詩句;超越時空,想象日后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全詩內容賞析: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從時間、空間的相關變化中寫出了人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詩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節外,還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
4、成語“剪燭西窗”源自本詩,結合詩歌內容,說說“剪燭西窗”的含義是什么?答:表達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感情。
5、“問“、“話”二字好在何處?“問”寫出了夫妻之間的關懷、惦念;“話”照應了“問”,寫出了宦游人的鄉愁和歉意。
6、賞析兩處“巴山夜雨”妙在何處?
答:(1)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現實中的,描繪了秋雨連綿,阻隔了回家的路,增添了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作者借凄涼的秋景抒寫了孤寂凄涼的心情。
(2)尾句中的“巴山夜雨”則是虛寫未來歡聚時回憶的話題,襯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鄉之情。兩處“巴山夜雨”相對照,更深刻的表達了現家的離愁和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