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則》 教案及練習
難點探究:
怎樣評價黔敖和饑者的各自行為?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哪怕是讓自己餓死。表現出硬朗與堅毅,體現著中國人的“骨氣’。當然,對于黔敖來說,也讓我們得到了思考,作為一個有愛心的“富人”,救濟、幫助別人就應該真心實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否則必然失去“行善”的意義;對接受幫助一方來說,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嗟來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贊揚。
考點指津:
【例】如果某一天,你成為了富者,你對那些少數不能完成義務教育的孩子,將打算怎么辦呢?
考點說明:此題旨在考查學生透過課文現象,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思維點撥:文中敘述的是黔敖對饑者帶有輕蔑侮辱的語氣進行施舍,結果饑者拒食而死。但作為富者的你,也許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首先是待人的語氣、神態,其次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等。
參考答案:先應分析少數孩子不能完成義務教育的原因;其次,解決好孩子們的后顧之憂,真心實意地給以幫助,并進行跟蹤調查、回訪等。
課本習題解答:
第一題:
《人有其寶》強調了人應以“不貪為寶”;《嗟來之食》強調做人要有骨氣和尊嚴;《許仲平義不茍取》歌頌了自省自律的精神。對我們的啟迪是要學習古代仁人志士“義不茍取”的高尚品質和人格尊嚴,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第二題:
①用 把;②食品、食物 讓……吃;③保存、保有 擁有;④如果 如
第三題:
1. 之于 2. 謙詞,有冒昧的意思 3. 推辭 4. 端正 5. 難道
第四題:(略)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
《愚公移山》
【識記與積累】
1. 下列加線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萬仞( ) 窮匱( ) 孀妻( )
b. 智叟( ) 始齔( ) 懲罰( )
c. 迂回( ) 負荷( ) 阻塞( )
2. 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