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未來的糧倉》同步練習1
【同步達綱練習】一、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a.棲息(qī) 鱗蝦(líng) b.開辟(bì) 潛力(qián)c.維生素(wēi) 捕撈(bǔ) d.滸苔(hǔ tái) 鷓鴣(zhè gū) 二、下列形近字組詞錯誤的一項是( )a.慮:深思熟慮 虛:謙虛 b.資:資本 姿:姿勢c.鱗:波光鱗鱗 嶙:嶙峋 d.維:維護 惟:惟一 三、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粗的詞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來說是生死攸關的。海洋被污染,森林被砍伐,人類在不斷地索取,也在不斷地破壞。也許有一天,當我們面對著一個滿目瘡痍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生存所需時,我們——至高無上的人類才會意識到自己都做了什么。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盲目的幻想。現實中的環境問題對我們來說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的迫近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實,我們必須為自己敲響警鐘。1.生死攸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滿目瘡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危言聳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文,下列對課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并說明理由a.人口劇增,資源短缺,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海洋的研究開發來解決這一問題的。b.海洋能提供給我們的藻類、浮游生物、魚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食物。c.深海和遠洋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被我們充分開發利用的海洋生物。通過對它們的研究和開發我們還會獲得更多的食物來源。d.海洋中有大量可待開發的資源,只要人類能無限地開發利用,無限地進行捕撈,就不用擔心地球上會缺少人類所需的食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解釋說明加粗的詞在句中所起到的作用1.資源短缺的表現之一,是可耕土地資源不足,糧食生產的增長趕不上人口的增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做過計算,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他們捕撈出來,加工成食品,足可滿足300億人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課內文段,回答問題其實,把藻類作為食品,我們并不陌生。僅以我國沿海來說,人們比較熟悉的可食用藻類就有:褐藻類的海帶、裙帶菜、羊棲菜、馬尾藻;紅藻類的紫菜、鷓鴣菜、石花菜;綠藻類的石莼、滸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