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檢測與評價
( )a.吾欲辱之b.得無楚之水使民善盜耶c.土人謂之“傍不肯”(2)解釋下列各句加粗字的意思。①友人語巨伯曰( ) ②吾今死矣,子可去( )③賊既至( ) ④值胡賊攻郡( )⑤汝何男子( )(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4)本文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 (5)本文與課文《人琴俱亡》在主題上有何異同之處? 綜合題《人琴俱亡》這篇課文描寫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寫他“慟絕良久”,這是不是矛盾?請作扼要說明。參考答案基礎題1.(1)yóu(2)dǔ(3)yú(4)zhì(5)tòng 2.現代漢語:(1)sàng死亡(2)sāng喪事(3)liǎo全,完全(4)le 語末助詞,表示動作變化已完成古代漢語:(1)sàng死亡(2)sāng喪事(3)liǎo全,完全 3.(1)都(2)要(3)向來,一向(4)直往(5)協調(6)死 4.(1)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2)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昏過去。 5.世說新語 劉義慶 筆記小說 6.a(子敬是子猷的弟弟) 7.(1) b(都作“的”)(2)①告訴,對……說②離去,離開 ③已經 ④適逢 ⑤你(3)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拋下他。(4)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5)兩者都是講的人要有愛心,但《人琴俱亡》講的是親情,《荀巨伯探友》講的是友情。 綜合題子猷與子敬有著深厚的手足之情,兩人都患了重病。子猷聽不到子敬的病況,猜測他已死,心里非常難過,“了不悲”“都不哭”是強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結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心情了,悲痛噴薄而出,所以“慟絕良久”。故前后并不矛盾。(全對得“優”;答出先“抑制”后無法“控制”,并說出“人琴俱亡”,可得“良”;未答出“人琴俱亡”,可得“中”;只答出“不矛盾”而沒有說明理由,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