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日出》教案合集(3篇)
1、日出
劉白羽
【備課時間】:2007年8月1日 【授課時間】:2007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狀的變化進行景物描寫的特點。
2、了解作者通過對日出景象的描繪所表達的獨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點】:抓住色彩、形狀的變化進行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日出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大家看過日出嗎?(由學生描述所看到的日出景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劉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樣的。
二、簡介作者:
劉白羽,現代著名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解放戰爭期間曾任新華社隨軍記者。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他兩次奔赴朝鮮戰場。解放后從事黨的文化領導工作,歷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作協副主席、作協書記處書記、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等職。主要作品有:《五臺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員》、《紅瑪瑙集》、《紅色的十月》、《芳草集》、《劉白羽散文集》等。
三、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采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朗讀課文,教師加以指導。
2、理清本文的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時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兩次看日出的機會。
第三部分(8)不經意在飛機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
日出圖 觀察角度 日出時節 描寫景物色彩、形狀變化的句子 景物特點
海涅描寫的 俯視 冬季 那緋紅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 云霧繚繞
屠格涅夫 平視 秋季 朝陽初升時,……那種暗紫色…… 柔和明麗
描寫的 露了露面,……一輪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動……暗紅色長帶。
劉白羽描寫的 平視 冬季 日出時:紅帶在……閃著金光。 雄偉瑰麗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從整體上把我了這篇課文,下節課我們做具體的分析。
【作業布置】:朗讀課文,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4)幼時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兩次看日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