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新聞兩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同步練習2
五、c
六、1 a、b。 2 b、a。 3 b、a。
七、頑強、激戰、擊潰、控制。
八、褒義詞: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激戰、頑強、殲滅、擊潰。中性詞:抵抗、沖破、占領。貶義詞:潰退、泄氣、微弱、毫無斗志。
九、1 消息、及時、新近。 2 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 3 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十、
十一、1 通訊社的名稱、發電的時間、地點;消息發得及時,材料真實可*。 2 人民解放軍;渡江人數之多,聲勢之浩大;不行,因為沒有力量,沒有氣勢,沒有感染力。3 橫渡長江;遇難而上,所向披靡的氣勢。4 概括報道的事實或中心。5不包括;不可以,因為時九江還沒有解放,這樣寫語意準確。6 都:表示戰線之長、勝利之大。
十二、1 寫我西路軍所遇敵人毫無斗志,抵抗甚微。2 分兩層;第一句一層,寫敵人紛紛潰退,毫無斗志;后兩句為第二層,寫敵人潰退無斗志的原因。3 代,敵軍紛紛潰退,毫無斗志。4 指敵軍紛紛潰退,毫無斗志;具體分析上一句的原因。5 背景;原因。6 ①;③;突出我軍英勇善戰,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的反動本質及士氣低落、不堪一擊的軍情,有力地鼓舞了我軍的士氣。
1 引題;點明新聞的中心,揭示新聞的背景;主標題;主要事實;人;事。2 第二段是背景介紹,簡略介紹了王求曉的致富經過和富到什么程度,增強了這條新聞的真實性,提高了可信度。3 這段話揭示了新聞人物的思想,也是這條新聞的主題。4 第四段是新聞的結尾。這個結尾有兩個點值得注意:一是王求曉仍兼任名譽隊長,這說明他熱愛自己的事業,學習、事業兩不誤。二是畢業后更好地為家鄉建設服務,表明了他學習的目的仍然是為家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