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的智慧》教案5
為了充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作者從古代到現代,從日常生活到技術改造到科技發明,列舉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證明了懶惰在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證的同時,作者還反復運用對比論證,將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懶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現和結果進行對比,將懶惰者發明創造前后對文明程度的不同影響進行對比。這樣的論述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與感染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目標上,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反彈琵琶、富有創新的立意。同時結合學生的所見所聞及實際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觀點加以拓展延伸,在課內外的學習與運用中拓展語文課程的內涵。在教學方法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分析論據、歸納論點的能力,學習本文運用例證法和對比論證法來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會運用心智去\'偷懶取巧\',去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2.學習作者的創新思想,培養求異思維品質。
3.學會準確提煉文章觀點。
4.理解例證法和對比論證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運用心智去懶惰;培養求異思維品質。
難點:例證法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故事導入新課:一家世界知名的賓館年終評選了十位\'最懶惰\'的工作人員作為\'年度最優秀的員工\',為什么呢?
賓館經理說:\'他們的懶突出表現在總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凈,一次性就把工作千完,討厭做第二次。因為他們懶,連一個多余的動作也懶得去做,而勤快的員工整天在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們是最優秀的。\'
同學們可能覺得很奇怪,千百年來,人們都贊美勤勞,反對懶惰,這個賓館經理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是為什么呢?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呢?無獨有偶,美國作家凱利也和這位經理一樣,一反常理,對懶惰和懶惰者有著自己的詮釋。
(這樣導入新課有利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知課文,歸納論點
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圈點出作者對\'懶惰\'與\'懶漢\'議論性的文字。
(這樣做是使學生能準確、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煉觀點,初步分析文章結構。)
明確:1.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即使勤勞的人一生中也會充滿單調乏味的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