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與學問》教案2
提問二:本段的中心在哪層?為何?
講解: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層。第一層提出文章的總論點(“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第二層是舉例說明在做學問中如何以懷疑精神對待傳說,第三層則是在第二層說明的基礎上作出結論,指出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在于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說。本文是在提出總論點后設立分論點加以論證,第三段以一個方面論證總論點,闡明為什么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這是第一個分論點的內容,本段第三層說的就是這個內容。
第5段
提問一:第五段和第四段同是談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意義,為什么寫了第四段還寫第五段?兩段的內容有何相異?
講解:一、第四段說的是對于“傳說”要用懷疑精神對待,第五段則說“我們不論對于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各種各樣的書本,各家各派的學問,做學問者時時在評判,常常要棄取,這方面論及了,文章的論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將是缺陷。寫了第四段,又寫第五段,可見作者構思的周到。二、第四段側重說懷疑思索是為了取“是”棄“非”,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說”,第五段側重說懷疑思索的三個步驟及其目的:“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后,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提問二:本段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講解:本段用了正反對比(“因懷疑而思索……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兩種論證方法。
第6段
提問一:第六段第一句“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也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講解:這句在文章中起兩個作用:一、揭示第一個分論點,提出第二個分論點。第三、四、五段在總論點提出后,先作論述,然后在這句的前一分句揭示第一個分論點棗“懷疑”是“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這個分論點說明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的一個方面,從一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說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闡明了總論點;后一分句提出第二個分論點棗“懷疑”是“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從另一方面回答為什么說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闡明總論點。二、承上啟下,使前后部分緊密相聯,全文渾然一體,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層進關系,論述深入一步。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論述的總結,后一分句啟下,提出后文要論述的論點。“不僅……,也……”,分句之間是遞進關系,使文章前后部分具有層進關系,論述深入一步。
提問二:本段包含幾層意思?彼此如何聯系?
講解:本段包含四層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論點,即第二個分論點棗“懷疑”是“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二、(“對于別人的話……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講道理論證論點。先從反面闡明:“對于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痹購恼骊U明:“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三、(“許多大學問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生”)舉實例論證論點。這一層分兩小層:第一小層是“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以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書向塾師發問的事例為證;第二小層概括指出“一切學問家,不但對于流俗傳說,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四、(“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到段末)歸納作結,照應論點。先從正面作結:“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起來的!痹購姆疵鎻娬{:“若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