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紀行》課堂教學實錄
師:果然氣勢不凡。我們一起來把這一自然段讀一下。
(生誦讀段落,后師板書讀錯字詞。指導應將這4組4字短語所表現的威風的氣勢讀出來。生再讀一遍。效果更好一些。)
五、過渡:文章的“奇”不僅僅表現在景物之奇,吳功正作為一位美學家,其遣詞造句也是相當考究的,大家可以再次品讀課文,你覺得文章中有沒有用的非常精到的奇詞妙句?有沒有讓你讀來怦然心動的詞句?(引入揣摩字詞句之奇妙)
(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板書“動詞,疊詞……描寫優美,有文化氣息……”等作品讀提示)
生:我覺得“那是靜謐……禪的世界!睂懙姆浅:,把整個寧靜的世界用三個詞就概括出來了。簡單,但又很到位。
生:我喜歡“潭無……卻又沒有了。”用三個比喻,寫出了聲音的細切。
師:讀到這里有沒有聯想到我們曾經學到的一個語段?(回顧所學內容,新舊文章在比較中更能使學生了解課文中所創設的情景)
眾生:《老山界》里有一段相似的環境描寫。
師:這兩段相同的是,寫聲音的細小,其目的在于……
諸生: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師:我們可以再聯系到我們所學的古詩,有哪幾句與這段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聯系詩文,詩文的典雅與文章本身情境相輔相成,也為下文發現富有文化氣息的語句作鋪墊)
生:“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師:非常好。還有其它發現嗎?
生:我喜歡后面那句,“偶有人聲也是……安寧。”仿佛游客都不舍得打破森林的寧靜,小心翼翼的樣子,能體會到游客對森林的喜愛之情。
師:是啊,平常的句子后蘊含著深深的感情呢。其實我覺得這一段中最后一句也很有意思,不知你們有沒有注意,你們讀讀看,當他們“深深地吸氣”時是怎樣的情態阿?
生:很用力。非常珍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