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4
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來了,魯迅先生才睡下。
海嬰從三樓下來了,背著書包,保姆送他到學校去,經過魯迅先生的門前,保姆總是吩咐他說:
“輕一點走,輕一點走。”
魯迅先生剛一睡下,太陽就高起來了。太陽照著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著魯迅先生花園的夾竹桃,明亮亮的。
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背上站著。一雙拖鞋停在床下,魯迅先生在枕頭上邊睡著了。
……
鬼到底是有的是沒有的?傳說上有人見過,還跟鬼說過話,還有人被鬼在后邊追趕過,吊死鬼一見了人就貼在墻上。但沒有一個人捉住一個鬼給大家看看。
魯迅先生講了他看見過鬼的故事給大家聽:
“是在紹興……”魯迅先生說。“三十年前……”
那時魯迅先生從日本讀書回來,在一個師范學堂里也不知是什么學堂里教書,晚上沒有事時,魯迅先生總是到朋友家去談天,這朋友住得離學堂幾里路,幾里路不算遠,但必得經過一片墳地,談天有的時候就談得晚了,十一二點鐘才回學堂的事也常有。有一天魯迅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魯迅先生向著歸路走得很起勁時,往遠處一看,遠遠有一個白影。
魯迅先生不相信鬼的,在日本留學時是學的醫,常常把死人抬來解剖的,魯迅先生解剖過二十幾個,不但不怕鬼,對死人也不怕,所以對于墳地也就根本不怕。仍舊是向前走的。
走了不幾步,那遠處的白影沒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時小時大,時高時低,正和鬼一樣。鬼不就是變幻無常的嗎?
魯迅先生有點躊躇了,到底是向前走呢,還是回過頭來走?本來回學堂不止這一條路,這不過是最近的一條就是了。
魯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樣,雖然那時候也怕了。
魯迅先生那時從日本回來不久,所以還穿著硬底皮鞋,魯迅先生決心要給那鬼一個致命的打擊,等走到那白影的旁邊時,那白影縮小了,蹲下了,一聲不響地靠住了一個墳堆。
魯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聲叫出來,隨著就站起來,魯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卻是個人。
魯迅先生說在他踢的時候,他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東西踢死,自己反而會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來是個盜墓的人在墳場上半夜做著工作。
魯迅先生說到這里就笑了起來。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腳就立刻變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讓魯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為給了他一個做人的機會。
(摘自《蕭紅散文選集》)
1、讀完上文后,魯迅先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請給文中加粗字“躊躇”注音并解釋:
躊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魯迅說“坐在椅子上翻一翻書就是休息了”呢?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4、作者寫魯迅先生踢鬼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5、這篇文章是蕭紅作品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她機敏地捕捉了生活中的細節,用深切的懷念之情,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既可敬更可親的魯迅先生,讓這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帶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的香味走來,與我們握手玩笑談天。讀完文章以后,試著寫一下你的童年生活,描繪一個你特別熟悉的人物,像蕭紅一樣,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一定可以使你領略到寫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