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4
臨行以前,我的弟弟們和他們的小朋友們,再三要求我常給他們寫信,我答應了。這就是我寫那本《寄小讀者》的“靈感”。
8月17日,美國郵船杰克遜總統號就把我載走了。我寫過一首《紙船》: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我在國內的大學生涯,從此結束。在我的短文里,寫得最少的,就是這一段,而在我的回憶中,最愜意的也是這一段,提起筆來,總說個沒完沒了!
(選自《大學往事》,作者冰心,有改動)
1、修改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將沒有歧義的改句寫在下面。
2、作者是以怎樣的人稱和記敘順序行文的?
3、選文在記敘上有詳有略。其中詳寫的是哪一件事?
4、如果請你朗讀文中的詩行,應以怎樣的感情基調來朗讀?你是依據哪些詞語確定這種感情基調的?請用波浪線把這些詞語勾畫出來。
5、你認為詩中“用紙船載著愛和悲哀”這種以實寫虛的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
1、我記得我們演過莎士比亞創作的許多戲。
2、第一人稱,順敘。
3、我們為威校校長表演中國古老的婚禮儀式。
4、以滿懷愛和悲哀的感情基調來朗讀;“至愛”“含著淚”“愛和悲哀”等。
5、把抽象的感情表達得具體、形象、生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讀精彩語段,體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語言。體驗反思,理解課文主旨。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采用小組自改互查的方式,組長點評完成情況。
二、研讀關鍵語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1、2語段,思考:
⑴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與后文哪幾句話相呼應?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⑵ “實在標致極了”改為“實在丑極了”可以嗎?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明確:
⑴ 與“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呼應。
作者以極其厭惡的情緒和辛辣諷刺的筆觸,描寫了東京清國留學生惡濁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遠大抱負與灰色的環境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失望、痛苦、厭惡的諸多復雜心緒包容在這感慨良多的一句話里面。反襯出一個愛國志士憂國憂民的悲憤。
⑵ 句中“標致”是反語,用以諷刺。“實在”表示“的確”的意思,用“實在”加強“標致”,增強了這一反語的諷刺力量,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動后則語意直露,缺乏了諷刺意味。
2、學生集體誦讀第5語段,思考:
⑴ 初到仙臺的“我”受到優待,究其緣由是“物以希為貴”,那么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為”替代嗎?
⑵ “居然睡安穩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對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