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課堂實錄 2篇
師:“盲目”是什么意思?
生:沒有計劃性。
師: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將會干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沙化。
師:同學們已經找出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正是由于兩次改道和“四盲”使羅布泊走向了毀滅。(板書:改道 四盲)
師:羅布泊的消逝造成什么嚴重后果呢?請侯玉瑩同學朗讀15——24段,其他同學從課文中劃出相關語句。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羅布泊消逝帶來的后果。
生:胡楊林死亡,綠色長城消逝,土地沙漠化嚴重。
生:羅布泊變成了沙漠,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合攏,沙漠造成很多危害。
師:羅布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片荒漠,生態環境遭到人為破壞,迅速惡化,沙漠擴張。悲劇又何曾僅發生在羅布泊的身上,我們全體同學一起來朗讀課文最后三段,看看作者還寫了哪些悲?
(生齊讀)
師:文中還寫到哪些悲。
生:青海湖、月牙泉。(板書:青海湖、月牙泉)
師: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
生:青海湖湖水下降,陸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縮小,有干涸之勢。
師:這一系列悲劇的最終制造者是誰?
生:(齊答)人。
師:篇末,作者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吁,誰愿意讀一下?要讀出感情。
(一生朗讀)
師:畢婷同學讀的好嗎?
生:(齊答)好!
師:好在哪里?
生:她的感情處理的很好,讀出了強烈的呼吁聲。
生:她的重音處理的很好,后一個“救救”比前一個“救救”語氣加重一些,體現作者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
師:悲劇愈演愈烈,又何只是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就是我們周圍的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你能舉出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例子嗎?
生:我們村的小河原來很清澈,自從有人養貂,排放的污水都流到了小河里,導致現在小河變成了臭水溝。
生:我從書上看到大氣變暖與汽車排放的尾氣有關。
生:我也從書上看到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由于周圍居民不合理利用,圍湖造田,已經變成我國的第二大湖,鄱陽湖位居第一,但鄱陽湖的面積也在縮小。
生:我們有的同學不節約用水。
生:飯店里用的一次性筷子是用木頭或竹子做的,常年用就會浪費很多樹木或者竹子,破壞生態平衡。
師:我們周圍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但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爭做一個環保者。
師:美麗的羅布泊就這樣人為地消逝了,這怎不令人痛惜,作者用他的筆傾訴他滿懷的憂傷和悲憤。本文也是一篇————————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并進行簡單評析。
生:我喜歡“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終于變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這一句話。因為作者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將胡楊林比作“木乃伊”,生動形象的寫出羅布泊消逝帶來的后果。
生:我喜歡“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這句話。這句話運用擬人手法。
師:請大家看圖片,胡楊的枯枝確實像伸出求救之手。此句運用擬人這種修辭手法,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人類自身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