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3
3、語言的感情色彩:
本文帶有較多的文學性,這不僅從選材和描寫上可以看出來,而且從語言運用上也顯示出它的文學性。
本文語言精練準確,耐人尋味,常常在看似平淡無奇的語句中,有力地表現了豐富深刻的含義和復雜深沉的心境。如開頭寫“清國留學生”和中國留學生會館的文字。又如:“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再如:“他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其實我并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
文中多處運用巧妙的說法進行諷刺,如“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精通時事的人”、日本的“愛國青年”等。而“標致”、“正人君子”則是用反語進行諷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