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說課設計4
【說學法】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教材學情特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個性學習和小組討論為主,這節課繼續重點訓練學生勾畫點評的學習方法,繼續訓練通過朗讀感悟思想感情的方法。
【說教學程序】
一、課前預習
1、銀海拾貝:
自學生字詞。
2、美文一曲:
朗讀課文1~2遍,能復述主要內容。
3、奇思妙想:
提出1~2個有價值的問題。
4、知識薈萃:
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搜集有關海倫.凱勒的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體現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目標。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瞎子猜字”這個游戲導入,游戲要求:同桌之間合作完成,一名同學按照幻燈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寫一個字,計算成功率;做完后,兩人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
這樣設計是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試著走進聾啞人的世界,更深刻的體會到殘疾人學習的不易,親身感受到老師幫助的重要性。
游戲過后,我設計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可以感覺到陽光的色彩斑斕,鳥鳴的婉轉動人。但還有一種人,他們生活在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里,對于他們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跡。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跡,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
這樣設計導語的目的:用文學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迅速拉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激發興趣。
三、交流分享,培養習慣
1、學生交流自己所查找的資料
2、教師展示圖文課件材料,進行相應補充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問題設計:讀完本文后,你有何發現或感受?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可能談到文章獨特的空行的結構方式,或從文章的內容、感情、人物等方面談感受,只要合理,教師都予以肯定。在交流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給文中的三部分分別擬一個小標題,并說說這樣擬題的理由。
學生可能擬出的標題有“認識文字”、“親近自然”、“理解愛”或“認識具體事物”、“認識大自然”、“愛的認識”等等。
這一做法既讓學生整體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篩選、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五、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問題設計:你更欣賞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實際上這里隱含了兩個小問題:① 你認為沙莉文老師是個怎樣的人?② 海倫·凱勒又是一個怎樣的學生?
為了避免學生架空分析,我給學生這樣一個友情提示:
圈點批注
讀出自己 換位思考
聯系經歷
朗讀想象
學生先自主獨立閱讀,后小組內交流,最后師生共同交流,在交流中教師適時指導“貼著課文”分析,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這個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使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的課堂模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
六、品讀語言,吟誦感悟
思維點撥:課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讀一讀,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