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進軍》教案4
教學目標:一、了解說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邏輯順序。
二、初步學會分析說明文的一般結構和說明的順序。
三、感受人類征服自然的美好前景,樹立學好知識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分析課文的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將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進軍的含義。
課文預習內容: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給加橫線的詞解釋;
竺可楨、逞強、肆虐、丘墟、磴口、干涸、汲水、施威、浸潤、蔥蘢、儼然
2、思考練習一的1、2小題。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幻燈片,導入新課。
第一單元我們學過一個說明文單元,了解了:(出示幻燈片)
說明文以( )為主要表達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說( )或( )的文章。說明事物時必須抓住事物自身的( )。
但要把事物的特點說明白,還得注意說明的順序。
引導學生讀第三單元提示,注意常用的幾種說明順序。(出示幻燈片)
t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通常按( )順序說明;
t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通常按( )順序說明;
t說明事理,通常照( )說明,如先總說后( )、先主要后( )、先原因后( )、由現象到( )、由性能到( )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十一課《向沙漠進軍》,本文是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邏輯順序。
二、簡介作者,解題。
1、指名朗讀注釋2,熟悉作者。
2、文題中的“進軍”一詞有什么含義?明確:“進軍”:把征服沙漠比作軍事上的一場戰斗。
三、以第4段為例,學習分析說明結構及順序的方法。
1、人類跟沙漠斗爭,發動戰爭的是沙漠。那沙漠是用什么武器怎樣向人類進攻的,課文哪一段說明了這個問題?
明確:第四段。
2、聽錄音范讀第4段,思考:(出示幻燈片)
t指出本段的主要內容。
t本段將風沙的進攻分為哪兩種方式?
t風沙進攻的這兩種方式各有什么特點,各有怎樣的危害?
t指出本段的行文思路及結構特點。
3、聽后討論明確:
⑴本段內容:說明沙漠向人類施威的兩種方式——游擊戰、陣地戰。
⑵行文思路:先總說風沙進攻的兩種主要方式,然后分別說明它們進攻的特點及造成的危害。
結構特點:先總后分。
⑶先總說后分說是邏輯順序的一個類型。另外本段在分說時先說明游擊戰,后說明陣地戰,這又按什么順序?能否對調?
(不能,按危害由輕到重)
4、小結:說明事理的說明文,為了說明事物的特點,一般來說應按邏輯順序說明,如先總說后分說等,邏輯嚴密。
分析一段文字的說明順序: 1、分析段落的內容,2、理清該段的行文思路,3、明白該段的結構特點。
四、運用第四段的分析方法,學生試析5、6兩段。
t指出5、6兩段說明的內容及行文思路。
t指出5、6兩段的結構特點及說明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