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案1
明確: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會被淹死。
③齊讀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第3自然段引用傳說說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說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讀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問題
第5段講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確:不是,這只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識認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確: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具體來說有3點,首先是深而狹長的大裂谷的
出現,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礦物質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斷蒸發,
沉積的礦物質越積越多。
4、歸納
全文自始至終圍繞死海的“死”與“不死”展開說明,先說死海的“死”——沒有魚蝦、水草,寸草不生,再說死海的“不死”——人不會被淹死,且能開發利用,出現生機,最后又說到死海的“死”——終將干涸,重點說“不死”與標題呼應。標題“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內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結構線索。
三、重點研讀,分析寫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采用了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①舉例子:第1~2自然段的舉例子是說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舉
例子是說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數字:第4自然段所列數字說明死海水中含鹽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
大,第6自然段所列數字說明死海的長度、寬度、平均深度;最后
一段所列數字說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體數據。
③作比較:這樣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體的密度。說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來,沉
不下去。
④引用傳說: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處決俘虜、屢淹不死的傳說,說明了死海海
水浮力大;第5自然優所引傳說,說明了遠古時候人們對死海成
因的探索。
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都能使讀者從科學角度認識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從而由淺入深地說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質特征。
引用傳說不僅增強了說明文的趣味性、生動性,還可以使讀者知道:死海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形成了,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尋求它形成的奧秘,只有到了科學發達的現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學解釋。這樣寫反映了人類對死海這一自然現象從不科學到科學的認識過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