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找理想》
生: (思考,小聲說話,幾個表達)
師: 較為趨同的想法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 兩個內容,我們就從這兩個內容的閱讀開始。請看書,先讀“我的理想”的段落。
生: (朗讀課文)
師: 讀“我的理想”,肯定是想知道巴老的理想是什么吧。讀后,你有答案了嗎?
生: 巴老的理想是“把個人的生命聯系在群體的生命上面”。
生: 巴老的理想是“追求集體的幸福和繁榮”。
師: 大家不再舉手了,是認可兩個答案了嗎?
生: (思考,交頭接耳)
生: 第二個答案好。因為這一句話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師: 這一句話是本段的中心句,大家同意嗎?
生: (看書,點頭)
師: 點頭不算完,要說說為什么這一句話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生: 本段先分后總,先分說自己20、30年代和現在所表達過的理想,后總說一生的理想。
師: 說的好,回到答案上來,“集體”一詞是什么意思,要詮釋一下。能否在本段中找一個詞來替代?
生: (在課文中找詞語,驚喜地)人類。
師: 好。一起高聲地將答案讀一遍。
生: (高聲朗讀)追求人類的幸福和繁榮。
師: 大家知道了巴老的理想,還想知道巴老是怎樣追求理想的。讀“我的追求”段落,看看我們能獲得什么?
生: (讀第8段)
師: 做個游戲:選:選學生讀某些句子,要求所讀句子有一個集中的內容,其他同學聽讀,談談你對作者追求理想的過程有什么認識,行嗎?
生: (讀1-3句)
生: 作者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戰勝了困惑和挫折。
生: (讀4、5句)
生: 理想一直指引作者一心向前。
生: (讀6-8句)
生: 晚年的作者仍然受理想的洗滌、鼓舞,為理想而奮斗。
師: 同學們說的好,這三句話完全可以概括出巴老一生追求理想的輝煌歷程。
師: 讀了以上兩節內容,我們對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輝煌歷程有了了解,現在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想想,相互說說。
生: (交頭接耳)
師: 讓我們來看看名家是怎么看的。
《巴老著作光盤前言》 柯 靈
巴金老人剛剛在醫院里渡過九十三歲的壽辰,國家有關黨政領導和他的老朋友,對他作了親切的慰問與祝賀。中國古代著名的詩圣甫,一生潦倒,曾經詠嘆“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由來已久。巴老為文學盡瘁,為理想獻身,如蠶作繭,蠟炬焚心,絲盡淚竭,甘之如飴,數十年如一日;而盛名高壽,集于一身,真可以說是稀有的人端。
巴老從來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獵取;文學的生命在于立誠,而不在于夸飾。我曾將巴老的生平歸結為兩個字:一個是“真”字,“思風發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篤實坦蕩,表里如一。 一個是“愛”字,愛祖國,愛人民,愛自由,愛一切美好和崇高的事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把心交給讀者。他像一個虔誠的宗教徒,奉待自己的信念,雖九死而不悔。
文章千古事“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詞,不托飛馳之勢, 而聲名自傳于后。”曹丕論文,有此一說。雖已不免陳言生銹,卻也合乎事實。作家是時代的產兒,如果他真正忠于時代,忠于藝術,又推動了時代,推進了藝術,日月奮逝,文采流傳,這就是所謂藝術永恒的秘密。
商海風濤,席地卷天,價值失衡,道義失重,老輩風范,五四傳統,已如鳳毛鱗角,越顯得難能可貴了。上海圖書館新館建立,借助于嶄新的科學成果,將巴老的等身著作、音容笑貌制成光盤,使讀者如相晤對,如親謦亥,并得便于什襲珍藏,廣為流傳,垂之久遠。這在我國出版文化事業中還是一個創舉,意義深遠,自不待言。敬抒衷曲,聊代前言,并志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