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梁思成的故事
(三)師生合作研討
1.文章強調(diào)了“建筑”與“房子”是有區(qū)別的,建筑包容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人類精神,思考:“建筑的靈魂”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
〖教學參考〗
“建筑的靈魂就是建筑中所包容的人類精神,所凝結(jié)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
上述話語出現(xiàn)在第13段。其他如第2.7.10、11.12.15.19、22.24等段中都有類似話語表述這一“靈魂”,如:它能誘發(fā)人們的歷史激情和歷史想像;它是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它是有生命的物體,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人類將自己與他的建筑視為一體和引為自豪的體現(xiàn);僅僅是“房子”的房子還不行,它比單純的需要已更進一步;建筑是一種藝術,在某些方面是人類或建造者的表現(xiàn);是社會的縮影,民族的象征,是全人類的結(jié)晶;是人類文化精神的體現(xiàn)。具體如“環(huán)繞北京的城墻,是一件氣魄雄偉、精神壯麗的杰作。”
(以上哪一、二處都可作為建筑的靈魂的具體內(nèi)涵的表述。文中幾次出現(xiàn)的“人類精神”應包括人類的文化、科技、文明、情感、思想、智慧、意志等等,因此可稱人類文化精神。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也可用自己的話表述,但不要脫離文本。)
2. 與上篇課文比,本文寫法有何獨特之處?
〖教學參考〗
本文雖是文學散文,但與上篇課文一樣都是以事實為依據(jù)。本文寫法上的不同主要有三點:
a.情智交融,即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交錯進行,緊密結(jié)合,比上篇明顯得多;上篇主要是敘述,有時適當穿插些描寫,發(fā)些議論。而本篇,比如應縣木搭的故事,在敘述中不時穿插抒情性的描寫,最后又來幾段抒情性的議論。又如奈良古城的故事,一開始段和“理性戰(zhàn)勝仇恨”段都是以抒情性的語言開頭帶出事實的敘述,“想得更遠,更深”段基本上是以抒情的語言來敘述梁的思想,第19段梁說的話,既是事實的陳述又是借此發(fā)議論。再如,幾種表達方式難解難分時就出現(xiàn)了第10段(即詞句品味第1組句)這樣的詩一樣的語言,開頭兩段也是這樣的詩一樣語言的議論。
b.不時出現(xiàn)合理的聯(lián)想、想像,乃至合理的虛構(gòu),應縣木塔的故事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c.不時用一些不確定的、限制性的語言,如“也許可以這么說”“恐怕再也難以”“是否還是”“我無法得知”“我不清楚”“我相信”等等。其好處是,既增強了客觀性,又使一些尚無十分把握的但又確需表述的說法、事實能寫進文章。
(四)布置作業(yè)
1. 記誦課文倒數(shù)四個段落,即從“我開始明白”到“一聲感嘆,世人誰能深深體味
2. 課后完成“閱讀練習•探究”第三、四題。
3. 預習《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
〔附〕《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采》和《梁思成的故事》的比較
[教學參考]:
(一)兩文共同之處:
1. 都表現(xiàn)當代學者的精神境界;
2. 都以主人公的事跡為主;
3. 都有引用主人公原話加以表現(xiàn)。
(二)兩文不同之處:
1. 寫法上:
《錢》文幾乎都是敘述,很少有肖像、行動的描寫,沒有多少議論和抒情。哪怕是很突出的事情,也只是敘述,最多是加上一點畫龍點睛式的議論。
《梁》文對梁思成的事跡,不僅僅是加以記述描寫,而是交織著詩意的渲染、智慧的評述,飽含熱情,構(gòu)成了一種既有感情強度又有智性深度的風格。
2. 在文字上:
《錢》文比較樸素,很少以華麗的形容來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感情。語言樸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