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四韻》
【思維訓練】
1.從詩歌的形式特點看,如何理解題目中的“四韻”?
本詩每節一韻,4節“四韻”。每節首尾呼應,使每節都像一個獨立“樂段”,四個樂段之間結構相似,形成回環復沓、一唱三嘆的音樂節奏,產生了蕩氣回腸的藝術效果。其中“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一個“啊”不僅舒緩語氣,更有一種情深意切的味道。
2.本詩的四個意象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長江水、紅海棠、白雪花、香臘梅,這四個意象是從廣遠的時空中選擇的,可謂精妙絕倫。長江水,有多少的思念和纏綿,有一首詩寫到: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夜夜思君不見者,共飲長江水。表達多少深長的思念呀!香臘梅,臘梅花給人的感覺很微妙,見了就永遠忘不了,就像永遠忘不了自己母親的溫柔的懷抱一樣。
3.四個意象各有什么具體的內涵?
長江水—酒—滋味:是母親哺育兒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國撫慰游子的綿長柔情。
海棠紅—血—燒痛:極富古典韻味,表達了詩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留戀和熱愛。
雪花白—信—等待:以雪花的潔白無暇隱喻游子對祖國母親的赤子之心。
臘梅香—母親—芬芳:預示春天來臨,統一是人心所向,母親對游子永遠具有吸引力。
4.這些物象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詩人刻意選取的這四個物象,以形式之美承載思想情感的美,無一不深深地刻有中華民族的印記。它們都有表現“鄉愁”的具體內涵,恰到好處地與詩歌主題相符合。
5.第4小節的句式為什么要改動?
作者第4小節的句式未按照前三節的句式寫,而改成“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這是為了突出詩人思念母親就是思念家鄉,母親的芬芳就是家鄉的芬芳。這樣表達讓讀者更容易了解鄉愁的滋味,是鄉愁滋味的具體化。
6.鄉愁是許多文學作品共同的主題。摘錄古代詩詞里關于“鄉愁”的 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拓展學習】閱讀余光中的《鄉愁》,回答問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1.這首詩,詩人用哪些物象來表現“鄉愁”?
詩人把鄉愁投射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物象上。
2.詩歌線索是什么?
全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
3.這首詩歌表達了什么情感?
詩歌通過物象表達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民族的認同,對于民族文化的摯愛。
4.《鄉愁四韻》與《鄉愁》,有什么相同之處?
《鄉愁四韻》與《鄉愁》在風格和表現方式上,頗多一致,都體現寄情于物象的手法,形式上都是一唱三嘆,都表現了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