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2.朗讀并逐段翻譯課文。
五、分組討論。(備用)
1.第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①第一段是怎樣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的?
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2.第二組討論以下問題。
①水軍演習的場面寫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處表現在哪里?
②一場復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彼靜"的靜景上,這是采用了什么寫法?采用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三組討論: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壯士形象?哪些語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領?
4.第四組討論:這段寫觀潮人眾之多與上文寫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聯系?
六、小結并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分鐘)
錢塘江潮這一自然奇觀是一大勝景,古人稱"壯觀天下無"。觀潮也成了古今盛事。
作者是怎樣寫景記事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二、分組討論。(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引導討論以下問題。(第一組)
①第一段是怎樣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的?
明確: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總領全文,點示題旨,接著交待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后對潮水作正面描繪,最后用楊誠齋的詩句對上文作形象概括,呼應首句,又為下文作鋪墊。
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明確:作者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由遠及近地寫出潮,刻畫了海潮的雄奇壯觀。運用比喻、夸張的手法,僅用簡單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在遠方,漸近奔涌到眼前時海潮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3.指名朗讀第二段
4.討論以下問題。(第二組)
①水軍演習的場面寫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處表現在哪里?
明確:參加演習的船只眾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擁熟,演習中戰斗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后撤退迅速。
②一場復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彼靜"的靜景上,這是采用了什么寫法?采用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為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5.齊讀第三段。
6.討論: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壯士形象?哪些語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領?(第三組)
明確:"披發文身"、"手持大旗"、"爭先鼓勇",寫出了壯士形象;"溯迎而上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更突出了勇士的絕技。
7.第四段。
8.討論:這段寫觀潮人眾之多與上文寫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聯系?(第四組)
明確: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9.賞析文章精巧的結構安排。
提問:浙江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宏大,觀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試分析這樣安排的好處。
學生討論,明確: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四幅圖畫各具情態,組成連軸畫卷,而且以前三幅為主,正面描寫,第四幅寫觀潮之盛側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三、課堂練兵
1、閱讀分析。閱讀《觀潮》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2、比較閱讀。閱讀下面這首詞,看看與本文的描寫有什么異同。再把這首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酒泉子》見課后練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