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四、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觀 潮
海潮圖-----雄偉壯觀
演習圖-----場面宏偉 正面描寫與側面
弄潮圖-----身懷絕技 烘托相結合
觀潮圖-----盛況空前
教學反思:學生能掌握本課的詞語,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注重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培養。
29 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誦課文。 5.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語言風格。 6.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7.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1.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 2.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冬季中最溫暖的日子無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飄揚的雪花,凝聚了春霧夏雨秋露的情緒,播撒而來,從每一個點上摩挲著我們,感化著我們,讓我們享受熱烈、靜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三、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設置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教師提示以下字音: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霧凇(sōnɡ) 沆碭(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學生讀課文,參照注釋,借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并質疑。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質疑解難,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教師提示以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余拿一小船(撐、劃)
客此(動詞,客居)
(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試背課文。
四、師生共同品讀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學習白描手法,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選一位同學翻譯,學生明確: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2.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體味白描手法的運用。
教師提示:這段寫景文字運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畢現,生動形象。
教師講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來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表現出悠遠脫俗的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