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
⑤夜篝火。(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 篝火:名詞用作動詞,燃起篝火。 )
⑥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名詞用作動詞,本義魚網,這里是“捕撈”。 )
⑦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銳: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銳利的武器。 )
⑧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
2. 補出下列各句省略的內容。
①守丞死,乃入據陳。( “乃”的前面,省略主語“起義軍”。 )
②廣以為然。( “以為然”是“以之為然”的省略,即省略賓語“之”。 )
③上使外將兵。( “使”后面省略代詞“之”,指扶蘇。 )
④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為”后面省略了代詞“之”或“其”,指吳廣。 )
3. 解釋一詞多義:
①數:扶蘇以數諫故( shuò,副詞,多次,屢次 )
數言欲亡( shù,數詞,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
②所:置人所罾魚腹中( 代詞,用在動詞前構成“所”字結構,相當“…的” )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名詞,處所 )
③之:輟耕之壟上( 動詞,去,到 )
悵恨久之( 結構助詞,無實義,附在時間副詞后面,可譯為“全”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結構助詞,“的” )
二世殺之( 代詞,“他”,指扶蘇 )
④次: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動詞,“按順序排列”的意思,可譯為“編次” )
又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動詞,指旅行或行軍途中停留 )
⑤當: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介詞,應當,應該 )
不當立( 助動詞,應當 )
當此時( 介詞,正在……的時候 )
⑥行: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háng,名詞,行列,隊伍 )
乃行卜( xíng,動詞,往,去 )
行收兵( xíng,動詞,行軍 )
⑦以:扶蘇以數諫故( 介詞,因為 )
或以為死( 和“為”組成動詞短語,以為,認為 )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介詞,用,拿,把 )
以激怒其眾( 連詞,來,以便 )
⑧為:若為傭耕( wéi,動詞,做 )
為天下唱( wèi,介詞,替 )
⑨舉:舉大事亦死( 動詞,發動 )
舉燭而索( 動詞,舉起,拿著 )
舉龐為督( 動詞,推舉,推薦 )
⑩兵:上使外將兵( 名詞,軍隊 )
行收兵( 名詞,兵員,士卒 )
亞夫持兵揖曰( 名詞,兵器,武器 )
4. 陳勝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號?
陳勝認為當時的形勢有利于發動起義,他抓住了秦王朝面臨的嚴重政治危機和人民的反抗要求,這兩個問題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說明全國人民對秦王朝的暴統治極其憤恨,處處都蘊蓄著反抗的力量。長子扶蘇“賢”而被殺,二世胡亥“不當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內部危機,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會矛盾;楚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受毒最深,早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而當時的楚人又把他們的這種心情寄托在對燕的懷念。陳勝抓住了當時這兩個最敏感的問題,利用百姓不知情,提出“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從而掌握了人心動向。 )